“人工智能”一詞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學會上提出的。從那以后,研究者們發展了眾多理論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隨之擴展。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重新定義云計算
日前,百度宣布旗下云計算品牌全面升級,面向企業的云計算業務百度開放云正式升級為百度云,以期充分利用技術和平臺優勢,構建新型云計算生態。這一舉動預示著百度內部對云計算業務戰略地位的提升,并正式吹響了百度進軍企業云服務市場的號角。
李彥宏認為,百度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厚積累,使得百度云不同于傳統的云計算,而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三位一體”。在李彥宏看來,“百度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有大規模處理數據的能力,有非常精準的用戶畫像能力,有非常好的定位能力,所有這些能力結合起來,可以在各個行業發揮出非常獨特作用。”
手機與人工智能的化學效應
在今年6月,樂視集團董事長賈躍亭曾在樂視美國總部透露,LeEco在硅谷成立的LeFuture實驗室,正在全力探索人工智能、無人駕駛、VR/AR等代表未來趨勢的前沿科技。
在9月初賈躍亭在參加國際經濟合作論壇G20時發微博表示:“希望LeEco的生態創新模式能夠為世界經濟的下一輪增長探索出一條道路。賈躍亭此前在G20峰會上曾透露,樂視首款AI智能手機“不久見”。結合樂視即將在國美的動作以及此前工信部出現的樂視新機定妝照。我們猜測,樂視首款AI手機很可能會在美國亮相。
據悉,此前國家工信部上就曾流出兩張樂視手機的圖片,這款手機就是樂視在10月19日即將發布的雙攝人工智能手機。根據曝光的消息,這款手機在拍照方面除了雙攝像頭,還擁有1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可以錄制4K畫質視頻;其配備的4倍光學變焦技術讓照片聚焦迅速而精準,據說成像質量媲美單反。
醫療人工智能將登陸合肥醫院
目前,醫院人多,掛號慢已經是普遍現象,而醫院的結構復雜也給不少看病人員帶來了麻煩。據合肥市衛計委規劃信息處處長龔仁俊介紹,合肥市將引入導診機器人,為市民提供健康咨詢、預約掛號、科室導航、心理關懷等服務,有望在半年左右實現。“傳統的醫療導診服務,存在人員短缺、易產生醫患矛盾,導診工作本身過于繁瑣,社會認同感低等問題,而這些機器人都可以解決。”龔仁俊說。
語音病歷系統只是合肥電子病歷系統的一個功能,屬于合肥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屆時整個系統的功能將非常強大。智能系統會把醫生的語音整理成規范化病歷,醫院平臺進行整合上傳至合肥市衛生信息平臺;該平臺會通過以身份證號碼為準的身份識別,把市民個人在合肥各大醫院就診的記錄匯集,形成個人的健康檔案。
這意味著今后通過合肥市衛生信息平臺,市民將每人有一本伴隨終生的電子病歷,市民掏出手機或者打開電腦,就能查到自己的就診記錄、用藥情況等,醫療機構之間還將實現檢查結果互認,避免患者進行重復檢查。
安企大力發展人工智能
華為日前宣布將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合作,并投入初始資金100萬美元,這次合作將涵蓋深度學習、強化學習、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力方面。華為有可能遵循微軟的發展路徑,創造一個類似于Cortana的虛擬助理,也有可能使用其先進的AI技術打造一種類似于谷歌AI助理的預測服務。
安防龍頭企業海康威視多年來致力于感知智能與人工智能,在今年北京安防博覽會召開之前將舉辦“AI+:感知未來、融合發展論壇”主題,展示海康近年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進展。
2016年10月12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東方網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共同推動視頻云計算相關產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簽約活動。近年,重慶市大力發展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為核心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東方網力作為業界領先的視頻監控管理平臺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平安城市、交通、公安等各領域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同時還憑借行業領先的智能算法和多年在計算機視覺上的核心技術沉淀,不斷完善發展戰略,整合全球高新技術,積極拓展在大數據、機器人、智能終端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展。
總結:
人工智能作為2016年的科技焦點之一,發展空間巨大,在政府的推動下,國內相關上市公司將迎來發展契機。在這樣的發展勢頭下,人工智能必將迎來令人振奮的廣闊前景。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