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傳統的制造業在最近的幾年里面臨了很大的考驗,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0%,低于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均回落至收縮區間。其中,大型企業PMI降0.7個百分點至49.9,為三年來首次降至收縮區間;中型企業PMI降0.2至49.8,4個月來首次降至收縮區間;小型企業PMI升1.2至48.1,但已連續第13個月位于收縮區間。很顯然,這是制造業不振、制造業仍處于下行狀態的重要標志。
很多業內人士甚至用“寒冬”這個詞來形容目前制造業的處境。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生產企業開始縮減成本,減少產量。而更多的實力企業,確另辟蹊徑,于逆境中謀出路。
以哈斯、哈挺、友嘉、協鴻、現代威亞、斗山等為代表的十大國際巨頭機床企業,面對世界制造業格局的變遷,對市場布局和品牌宣傳途徑都進行了深入調整,尤其是在展會投入上,都不約而同的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選擇具有強大的地域輻射力和行業影響力的國際品牌展覽會,向行業發出企業更強勁聲音,通過展會平臺,維護品牌形象、拓展國際市場、深入技術交流。
將于2017年3月9-12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辦的中國制博會,成為了國際巨頭企業參展的重要平臺。據悉,中國制博會在機床行業普遍存在下行壓力的大環境下,逆勢增長,2017年增加啟用梅江會展中心二期,整體展出面積將近9萬平,設有機床、機器人、自動化、汽車裝備及3D打印等專業子展,將有來自全球20多國家和地區的近90,000人次專業買家的參觀及采購,是國家商務部重點支持展會,是全球唯一的展覽認證機構——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的世界級展會,并且得到了美國機械制造協會、歐盟商會、西班牙機床行業協會等40多個國際使館及商協會的大力支持。
哈斯的負責人表示,參展的實效是他們選擇的重要原因。中國制博會輻射整個中國北方工業市場,北京、山東、河北、山西、遼寧、黑龍江等多個省市都組團到場采購,已經成為天津周邊30多個制造業園區的定向采購平臺,同時,海外各大協會也每年定期組織買家到場,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節省了大量的成本。這也是為什么美國哈斯在2013年8月初次天津參展之后,即果斷與中國制博會組委會連簽六屆參展合約,展示了其認可中國制博會品牌,持續關注中國北方市場的戰略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