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次技術革命浪潮,物聯網無疑已經成科技產業界的必爭之地,全球各國都將之視作一次科技重新洗牌的排位賽。這其中,傳感器作為物聯網(IoT)的硬件基礎、數據采集的入口,是物聯網三大件中的基礎器件,被譽為物聯網的“五官”,發展前景巨大。
在近日舉行的2016中國(上海)國際傳感器技術與應用展覽會(以下簡稱“SENSORCHINA”)上,記者發現,產業界對于與物聯網相關的上下游市場的布局正在逐步深入并實現落地。而擁有巨大消費市場的中國將成為全球創新制造業必爭之地。
根據IDC最新的預測,物聯網的市值在2020年將激增至1.7萬億美元。BCCResearch預計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在2016~2021年間復合增長率為11%,到2021年將達到近2000億美元。正如業界所言,Trillion-Sensors(TSensors,萬億-傳感器)量級時代即將來臨。
1、業界共推無線傳感標準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產業鏈的完善,傳感器的多元化應用推動物聯網各垂直細分行業格局形成,例如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汽車電子、智慧農業、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智能家居、機器人技術等等。無所不在的傳感器將會搜集地球上的各項數據,這個世界將處處可以被量化、實時可以被感知,屆時,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將再次被改變。據麥肯錫報告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將每年為全球經濟帶來高達3.9萬億~11.1萬億美元的影響力。未來每一種傳感器或許都將帶動一個數以百億、千億的產業。
這其中,通往物聯網的關鍵要素就是讓數據采集和智能系統設備能夠相互鏈接與溝通。如何快速且精準地擷取和傳輸數據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研華嵌入式運算核心事業群中國總經理江明志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具備傳感接入、無線傳輸技術與嵌入式運算等三種核心能力。而目前面臨的一大障礙是,在無線傳感領域,尚未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TI亞太區臺灣總監許至全也指出,“近年來,物聯網產生的變化在新市場產生了很多新的機會,市場上需要更多有標準化的感知與傳輸設備接口,來協助產業節省開發時間和成本?!?/p>
在此次SensorChina期間,全球智能系統廠商研華科技聯合ARM、博世、Dustnetwork、ST、Semtech、Sensirion、TI、PNI等業內領導廠商共同推廣無線傳感標準平臺——M2.COM。
據介紹,M2.COM為開放式標準“感?傳”平臺,為物聯網平臺提供商、通信服務提供商、系統集成商和技術供貨商提供一個共同的標準平臺,促成各界的伙伴合作與技術交流,來達成物聯網產業的加速發展。M2.COM平臺解決了數據收集及運算問題,客戶只需專注在其底層開發以及所屬領域感測器的研究,即可加速打造無線物聯網創新平臺。
“傳感器行業下一個大創新將來自于我們收集和處理數以萬計的傳感器數據的能力?!盤NI總裁BeckyOh認為,通過M2.com標準對傳感節點和傳感器的解決方案,可以打破數據傳輸中的壁壘,“有了模塊化設計的M2.com無線連接設計,我們可以專注在我們的磁傳感器和智能停車場的算法上。無線連接件設計亦能夠即插即用,提升設計時間,幫助企業做到閃電快速上市。而這一點正式急速發展,瞬息萬變的市場上所急需的事情?!?/p>
ARM物聯網市場經理耿立峰也同樣強調工業運算及傳感器格式標準化的重要性,因為這是滿足物聯網市場不斷轉變的需求的關鍵。
2、多元、差異化、融合發展是方向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刁石京在同期舉行的全球智能制造大會上指出,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傳感器產業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
首先體現在產業規模快速擴大。他指出,到“十三五”末全球傳感器市場接近3000億美元,消費類、汽車類和工業控制類增長會很迅猛。二是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和深化,全球應用市場看,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控制和醫療電子占到全球消費市場的60%以上,智能制造的逐步深入以及自動駕駛、無人機、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新領域的興起,半導體傳感器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三是融合發展成為更加重要的方向,伴隨著制造加工3D封裝等技術不斷成熟,集成了多種類傳感器、執行器和通用芯片的智能傳感器產品不斷涌現,從單純提供傳感器產品到系統解決方案成為傳感器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傳感器已經從傳統的單一功能傳感器而向具有連接和多種融合的方向進行發展?!被裟犴f爾的大中華區研發副總裁及首席技術官張大可持有類似觀點。據他介紹,智能樓宇等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都是霍尼韋爾深耕的領域。
傳感器的市場巨大。數據顯示,僅在汽車傳感器方面,2020年預計會達到250億美金的市場規模,中國市場會達到55億美金的市場規模。整個傳感器領域將會達到千億級以上的市場。
“這么巨量的市場,任何一家企業不可能獨占?!鄙_塔科技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傳感器產品市場總監賈永平對半導體應用網表示,“所以我們關注的是如何做差異化的產品,利用自己的技術積淀和技術創新,來做一些別人不容易進入的領域?!?/p>
據賈永平透露,森薩塔科技未來將把更多重心放在車用傳感器市場,尤其將重點發力胎壓傳感器、高溫傳感器以及壓差傳感器。此外,自動駕駛、新能源車等產業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傳感器市場,產生更多新應用,未來這一領域的發展前景廣闊。
德國汽車行業芯片供應商UST公司的產品涵蓋芯片及傳感器,用于將物理量和化學量轉化為電信號。UST的專注于溫度傳感器以及氣體傳感器。這家德國企業目前與中國山西潤玖汽車配件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用UST的芯片在運城生產高溫傳感器,用于汽車行業。其意義在于,這支傳感器打破了美國產品的壟斷。據介紹,UST公司正在于山西潤玖就空氣質量傳感器方面進行下一步的合作,未來將重點推進這一領域的發展。
此外,記者注意到,除了在工業制造、汽車領域的應用外,關注環境、空氣監測方面的傳感器也開始備受重視。氣體傳感器、水環境檢測傳感器、土壤污染檢測傳感器等作為環境監測系統的“三大基石”日益受到大眾關注。同時,如何建立環境監測系統,全面推進環境科技進步,改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為社會各界甚至國家所重視。尤其是氣體傳感器,得益于民用領域的率先普及,正不斷在包含環境監測在內的其他領域,例如工業、家居、醫療、樓宇等創造更多機會。
物聯網將給這個世界帶來巨大的變化,而這其中,傳感器的外延也將隨之不斷擴大。通過一個強大的智能傳感器的網絡,可以實現更加豐富的應用,從而提高各個層面、各個節點的運營效率。正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楚慶所言,“未來最大的商業故事就是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