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以“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國“雙創周”活動在深圳灣創業廣場正式開啟。一直致力于推動創業生態建設的騰訊公司也在雙創周登臺亮相,全面介紹騰訊的開放成就。
在雙創周上,馬化騰介紹說,騰訊開放平臺已經有600萬注冊開發者,實現開發者收益超過160億,并成就了30家上市公司和拉動2000萬就業崗位。騰訊已經開放了涵蓋微信、QQ、應用寶、騰訊云、位置服務等全系產品在內的資源與能力,構建了包括社交平臺、技術平臺、應用平臺、營銷平臺、內容平臺和新交互平臺在內的全方位開放體系,以幫助創業者實現更快的發展。
在介紹“騰訊安全”技術能力和開放成績的時候馬化騰表示,開放安全技術和能力,守護網民上網安全是騰訊的企業社會責任。近年來,騰訊推動以技術對抗為先行,行業聯合共同防御的“騰訊模式”,基于騰訊海量大數據能力,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打擊網絡謠言、提供人群熱力圖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據悉,創業服務紅包由騰訊創業服務平臺向創業者提供,單筆紅包金額高達1000元,共計100萬個,總金額高達10億,可用于購買財法稅咨詢、商標注冊、社保代繳等企業服務,可以助力創業者克服創業障礙。
據介紹,自騰訊開放五年以來,騰訊眾創空間除了創業服務平臺這一線上一站式高品質平臺外,還為創業者提供了全方位全要素的完整創業扶植體系,包括線下物理辦公環境的騰訊眾創空間、依托騰訊資源打造的“雙百計劃”創投平臺、聚焦企業創始人成長的青騰創業營以及致力于打造創業新星的騰訊互聯網創業大賽。
在收獲開放成就的背后,是騰訊根據創業者需求不斷對自身開放戰略的調整。自2011年起,騰訊的開放戰略經歷了PC互聯網、網頁應用和移動互聯網三個時代,并從流量開放、能力開放進入到生態開放的新時期。在不久前,馬化騰發表了《致合作伙伴的一封信》,提出推動互聯網新生態從騰訊自身的開放走向行業共同開放,通過“去中心化”讓開放生態從“樹木”變成“森林”。
在隨后舉行的中外創客領袖座談會上,馬化騰也向在座嘉賓分享了騰訊在開放平臺構建和創業者扶植上的心得,并對推動全社會雙創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在推動持續創新上,馬化騰建議要做到:一是“以大帶小”,大企業要善于帶動小企業;二是“以強帶弱”,創新技術和人才強的地方,要把這些優勢資源盡可能地社會化、公開化,帶動其他企業共享;三是“以新帶舊”,發揮“互聯網”和“大平臺”的能力與優勢,以增量帶動存量,助推國內經濟新舊動能轉換。
“五年前,我提到一個愿望:哪怕只有一兩個人的小公司,只要有好的創意,我們就可以幫助解決后顧之憂,讓他們把精力集中在產品開發上,其他不用考慮太多。”馬化騰表明騰訊眾創空間的發展已經基本實現了自己的這個愿望。未來,騰訊計劃在美國、韓國、新加坡、以色列等國家推出眾創空間,連接中國和海外創業者,幫助中國創業者在新一輪產業革命競爭中,與國際創新高地保持同一起跑線,并謀求“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