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LED照明企業不斷收購國外企業,原因何在?

時間:2016-10-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LED企業亟需擴大出??冢绕湫枰テ茖@谋趬荆叱鰢H市場。

歐司朗出售LEDVANCE的消息剛剛塵埃落定,緊接著三安將收購整個歐司朗的消息又席卷了LED行業。這不禁讓人聯想起飛利浦壯士斷腕,轉讓Lumileds;三星LED黯然收縮海外市場;GE倉促退出中國。顯而易見,LED照明時代,競爭秩序在洗牌,傳統巨頭的利潤堡壘正在被瓦解,他們的競爭力也日漸式微。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LED照明企業卻不斷從巨頭手上買下這些業務。

橫向:跨境并購拓展海外市場和專利輻射地

對于歐美照明企業來說,在全球照明市場過度競爭,價格戰日趨激烈,技術紅利逐漸消失的情況下,找準時機,出售利潤不高的業務進行套現,并投資到利潤高的板塊,重構商業模式和業務結構,是海外企業比較常見的做法。

但中國LED企業卻亟需擴大出海口,尤其需要攻破專利的壁壘,走出國際市場。所以從飛樂音響到金沙江創投為首的財團,再到木林森都不惜“高價”進行跨境并購,利用國際品牌資源和技術專利,迅速壯大并搶占海外市場。

買賣雙方各自的考量都不一而足,但從金沙江等財團收購Lumileds受阻以及德國政府對歐司朗事件的回應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跨境收購還更多地涉及國家競爭格局的層面。歐美國家擔心重要專利技術的流失,而中國政府頻頻在背后資助收購,可能更多對LED產業的戰略布局。

甚至有媒體指出,此次三安收購歐司朗的背景絕非LED產業這么簡單,是中國在智能時代對整個集成電路芯片的戰略布局。但不可否定的是,中國LED企業的競爭力正逐漸凸顯,在國際競爭中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而政府也正在進行頂層設計,全力支持企業的戰略轉型,實現“質”的突破。

縱向:高效整合產業鏈下游應用亟呼“供給側”改革

在全球競爭格局下,產業龍頭的資本整并策略,是一個產業甚至國家的戰略發展高地之一;而另一方面,產業鏈的高效整合則是產業內部的聚合反應,進行“供給側”改革,是產業發展的另外一個高地。

伴隨著LED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技術不斷更新和發展,LED制造成本持續下降;同時產業洗牌過程中的優勝劣汰,競爭越來越激烈,眾多LED應用企業紛紛表示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與供應商形成更加緊密的抱團發展,以求得同甘共苦迎接慘烈的競爭局面。

LED應用企業在配套材料的供應商選擇上,需要與一批產品好、技術強、品牌有知名度且穩步發展的伙伴合作共贏,尤其在LED封裝器件、光學材料、驅動/散熱、材料配件方面都需要與綜合實力強勁的供應商形成戰略合作,縮短研發時間,降低生產成本,構建自身競爭力。

加上近年來智能照明發展如火如荼,一批應用企業亟需尋找優質的驅動IC和智能照明解決方案供應商。同時,LED的應用越來越多元化,衍生了可見光通信、虹膜識別(IRLED),深紫外殺菌(UVLED)、植物照明、醫療照明以及車用照明等LED新的價值,這需要中上游提供創新的有競爭力的產品支撐到下游。

可見,產業鏈企業間的緊密合作,照明企業的“供給側”改革,是企業構建自身競爭力最為關鍵的一環,也是現代成本控制的新思維。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