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太陽能制造”,為綠色發展加把勁!

時間:2016-10-1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隨著化石燃料的逐漸減少,能源短缺成為制約人們生產生活最大的阻礙,太陽能的應用為人類解決了一大難題。近年來,科學家加大對太陽能的研發力度,從而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太陽能產品,賦予生產制造無限可能。

太陽能作為一種并不“新鮮”的新能源,集普遍、清潔、可再生、能量巨大等優點于一身,因此長久以來都廣受人們的青睞。

據記載,人類利用太陽能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但將太陽能作為一種能源和動力加以利用,只有約300年,而真正將太陽能作為“補充能源”,則是近年來才發生的事。

隨著化石燃料的逐漸減少,能源短缺成為制約人們生產生活最大的阻礙,太陽能的應用為人類解決了一大難題。近年來,科學家加大對太陽能的研發力度,從而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太陽能產品,賦予生產制造無限可能。

1、太陽能公路,電動汽車不愁充電

2014年,荷蘭建成并開放了世界上第一條太陽能自行車道,位于荷蘭北部城市克羅曼尼,全長70米,寬2米,造價達3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00萬元)。該工程自2009年開始動工,由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TNO)、皇家Imtech科技公司等聯合開發。該條道路將于今年擴建至100米。

在荷蘭、法國陸續將之付諸實踐后,最先提出“太陽能公路”這一理念的美國,如今終于決定將其落到實處:即在密蘇里州旁的66號公路上鋪設一小段該公司研發的六邊形,LED燈嵌入式、多動能的太陽能面板。

作為水泥和瀝青的高科技替代品,六邊形的太陽能板將會吸收太陽能并將一部分轉化成電能傳入電網。更有趣的是,太陽能板還將配備LED燈,可以用來顯示車道標志和限速信息。

太陽能板的另一個優勢在于它還集成了加熱裝置,可以用來融化冰雪。這極大節省了道路維護成本,因為道路維護人員在嚴寒天氣不再需要向道路投撒鹽或化學物質來融雪。

法國在今年年初也加入了“太陽能公路”的大軍。2016年1月,法國生態可持續發展和能源部長塞格林·羅雅爾(SégolèneRoyal)宣布,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鋪設長達1000公里的太陽能公路,屆時其將為世界最長的太陽能公路。

2、越做越薄的太陽能電池

今年6月,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超薄、超有彈性的太陽能電池板,它比頭發細100倍。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太陽能電池板可被用于為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

研究人員利用砷化鎵半導體制成了這種超薄太陽能電池。他們沒有利用會增加材料厚度的黏合劑,而是將電池直接印制在一種柔性襯底上。隨后,通過在170℃下加壓并熔化一種名為光刻膠且充當了臨時黏合劑的物質最表層,電池被冷焊到襯底電極上。之后,光刻膠被剝離掉,留下金屬和金屬的直接黏合體。

無獨有偶,近日科學家們發明了一處串聯薄膜太陽能電池裝置,其破歷史的轉換效率令人拍手稱快。

在熱那亞PSCO國際會議上,來自卡爾斯魯厄理工學校、氫能研究中心以及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展示了一種鈣鈦礦/銅銦鎵硒化合物串聯薄膜太陽能電池,其轉化效率達17.8%,超過了單一鈣鈦礦或銅銦鎵硒化合物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校薄膜與光技術學院系主任兼氫能研究中心光技術部門主管,MichaelPowalla教授指出:“這一新穎的堆疊電池結構將兩種創新性高的薄膜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大大提高了電池對太陽能譜的利用效率。”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在半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制備上起到主導作用,氫能研究中心是研究銅銦鎵硒化合物太陽能電池的領先院所,并保持著銅銦鎵硒化合物薄膜太陽能電池22.6%的轉換效率紀錄,這一紀錄保持裝置正是新電池的基本組成部分。由UlrichW.Paetzold博士領導的卡爾斯魯厄理工學校亥姆霍茲研究所主攻這些組件在光學方面的研究,他們研制了能夠大幅提高光捕捉的新型納米光學材料。

3、建設智能交通,太陽能路燈來助力

作為一種新式商品,太陽能路燈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太陽能路燈不僅能為城市及村莊建設帶來新鮮的元素和吸引力,而且可以節約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太陽能路燈是采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供電,免維護閥控式密封蓄電池(膠體電池)儲存電能,超高亮LED燈具作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電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傳統公用電力照明的路燈。無需鋪設線纜、無需交流供電、不產生電費;采用直流供電、控制;具有穩定性好、壽命長、發光效率高,安裝維護簡便、安全性能高、節能環保、經濟實用等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城市主、次干道、小區、工廠、旅游景點、停車場等場所。產品部件燈桿結構:鋼質燈桿及支架,表面噴塑處理,電池板連接采用專用防盜不銹鋼螺絲。

太陽能路燈照明物聯網智能管理系統是以電力載波通信、無線射頻通信技術為主,以DSP處理器技術為核心,構建一個無處不在的物聯網絡平臺,同時利用先進的現代化計算機網絡技術、無線公用數據網GPRS/CDMA通訊技術等技術,在建立照明燈具數據基礎信息庫的基礎上,實現路線管理、規劃管理、配電設施數據輔助分析以及報表管理等,實現照明燈具管理規范化、自動化和科學化,有效地實現對復雜現代化照明的科學管理。

4、智能出行當屬太陽能汽車

在今年8月,漢能旗下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Solar系列亮相上海國際車聯網與智慧交通展覽會。同時,漢能也首次公布了專為全太陽能動力汽車開發的智能出行管理系統。

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汽車驅動動力源自太陽能直接轉化,在充足光照5至6小時,就可以發8至10度電,車輛續駛里程約為80至100公里,加上儲能電池,最大續航能力可以達到350公里。伴隨太陽能芯片技術轉換率的進一步提高、新材料應用后車身重量的進一步減輕、儲能技術的進步,太陽能汽車的續航能力還能得到提升。

同時,漢能智能出行管理系統也將進一步強化對于太陽能的高效轉化利用。在車聯網的幫助下,用戶可以在手機上下載APP。通過智能出行APP,無論用戶在任何地點,都可以知道近期天氣情況和太陽輻射光照指數、汽車的充電狀態、汽車儲能電池電量、附近充電站等信息。

如此智能、便捷的太陽能汽車,想想都讓人心動!

據報道,德國汽車創業公司SonoMotors目前已籌得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3.38萬元)研發資金,已研發出配有太陽能電池板及青苔通風系統的汽車原型——Sion。這款汽車預計2018年正式起航。Sion汽車配有太陽能電池板,單塊電池可續航185公里。

其為自充電式汽車,可從車頂及側面的太陽能電池板中獲得電能。同時,它還可作為移動電源,插上插座即可充電。

這款汽車利用冰島苔蘚進行通風。此類苔蘚具有凈化空氣的功能,作為一種天然的空氣過濾器,可以過濾掉汽車的粉塵顆粒。

5、全太陽能直升機成功試飛

前不久,由美國馬里蘭大學學生團隊研發設計的Gamera全太陽能直升機成功實現載人離地0.3米時長9秒的試驗。這對于綠色飛行器行業來說是一大里程碑式的突破。

Gamera體積巨大,占地100平方英尺(9.2平方米),其每一個面板均由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組成。馬里蘭大學的學生團隊隨后添加了泡沫基材,并構建了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為Gamera提供動力。盡管此次試驗9秒的飛行時長與其他飛行器飛行時間相比較短,但研發者表示這是目前的“世界第一”。馬里蘭大學教師稱“今年你們見證了Gamera的成功試飛,同時也見證了綠色飛行器和旋轉翼飛機的里程碑”。

從人力驅動到太陽能驅動的發展,Gamera的成功十分引人注目。然而,由于其體積及功能限制,太陽能直升機的發展仍面臨不小挑戰。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作為無污染并可再生的新能源,太陽能一直造福人類,成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大功臣”。地球環境正逐步惡化,人類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環保措施也慢慢得以落實,但愿同呼吸、共命運的“命運共同體”能發展得更長久。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本文由中國傳動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于頭條號、北極星電力網、材料牛、閩西新聞網、解放日報、網易、環球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