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三年瘋長,石墨烯企業面臨第一場“生死大洗牌”

時間:2016-10-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雖然英國科學家最早成功制備了石墨烯,但中國在石墨烯領域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是中國在新興領域少有的世界領先。然而未來能否持續?產業能否健康發展?

雖然英國科學家最早成功制備了石墨烯,但中國在石墨烯領域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是中國在新興領域少有的世界領先。然而未來能否持續?產業能否健康發展?

由于石墨烯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席卷全球的新技術新產業革命。這三年里,中國政府陸續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并伴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三次考察和指導石墨烯研發工作,將石墨烯推上了一個個新的高潮,而在背后資本市場更是推波助瀾。

經歷瘋狂的三年

石墨烯市場空間巨大,據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石墨烯聯盟”)預測,全球石墨烯應用市場將在2018年形成產業爆發點,2020年將成長至1000億元的規模,而中國的石墨烯市場將占據全球石墨烯市場份額的70%以上,在全球石墨烯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

在經歷了2014至2016年的高速發展后,石墨烯聯盟初步統計,截止到2016年8月底,從事石墨烯研發、生產、應用等相關企業數量超過400家,約占全球石墨烯企業數量的四分之三,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魯區域。

在技術專利方面更是一支獨大,據介紹,2015年,我國已經申請了2200多項石墨烯專利技術,約為全球石墨烯專利技術的三分之一。

伴隨著中國企業和專利爆發式的增長,“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已連續舉辦了三屆。

對比產業今昔,石墨烯聯盟秘書長李義春深有感觸的說,三年間,全國石墨烯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誕生,僅從大會上來看,一方面參會企業明顯增多,另一方面在單位構成上,已由最初80%~90%是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轉變為70%~80%為企業。

不僅如此,一些企業已經由早期的研發階段,已經陸續實現了盈利。

比如道氏技術旗下控股子公司青島昊鑫,該公司董事長王昆明介紹,公司已向比亞迪和國軒高科批量供貨,其他客戶還在終試過程中,預計今年石墨烯導電劑營收1.5億,貢獻近5000萬利潤。

石墨烯企業面臨第一場“生死大洗牌”

據了解,在2016年的“中國石墨烯產業創新大會”上,雖然已有70多家參展商向觀眾展示了石墨烯制品及石墨烯、生物質石墨烯及功能服飾、石墨烯智能理療產品、智能發熱墻布、暖魔方壁畫等多種產品。

但是從參展現場可以發現,大部分的石墨烯企業更多熱衷于兩個應用方向,一是防腐涂料領域;二是動力電池領域。

“雖然今年來了很多企業,但是不出三年,將會有一半以上要關門!”面對市場現狀,一位企業大咖表示,公司已經開始考慮逐漸淡化石墨烯業務,未來可能會徹底退出該領域。

石墨烯產業發展至今,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李義春坦言,“比如一家石墨烯企業在某個應用領域賺錢了,其他企業也一哄而上,如果現在石墨烯企業不提高市場意識,我真是擔心,有一批將死掉。”

不僅業界,從學界的角度看來亦是如此,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院長康飛宇接受專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

康飛宇指出,首先石墨烯企業在應用領域扎堆,其次下游應用市場尚未完全打開,未來企業將會出現價格戰,有的甚至會在競爭中倒閉,目前行業正在經歷一個淘汰的過程。

再回頭看石墨烯企業,已經開始相互“掐架”甚至“劍拔弩張”,據了解,石墨烯導電劑生產企業-青島昊鑫和鴻納(東莞),兩家公司對市場份額與雙方產品情況,就各執一詞,相持不下。

而在涂料領域一大批石墨烯上市公司云集,扎堆現象更為嚴重。其中包括華麗家族旗下寧波墨西、第六元素、金路集團旗下德陽烯碳、中泰化學旗下廈門凱納以及寶泰隆等等。

差異化成企業下一步必由之路

對此產業現狀,李義春明確表示,石墨烯絕對不能走光伏的老路,當前石墨烯應用市場的開拓必須和下游緊密結合,下一步企業應該堅持差異化的布局,目前聯盟正在調動各方資源積極引導。

在差異化道路方面,比較典型的企業是德爾未來。其在收購廈門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后,結合公司自身的家居業務及近3,000家線下專賣店,進行了石墨烯導熱塑料、導熱薄膜、空氣凈化等產品的推廣,這為新材料應用提供了強大的零售渠道,以及應用領域,目前其客戶已經遍布全國,國內市場拓展良好。

此外,中國有一定遠見的企業也展開了石墨烯應用領域的新一輪攻勢。號稱“中國石墨烯產業奠基人”、烯旺科技董事長馮冠平接受專訪時表示,公司目前已經推出了石墨烯智能暖貼,以及很多石墨烯民用消費品,護腰、護膝、護頸、暖貼等這些產品,將主攻民用消費市場。

“國內石墨烯應用企業應適度聚焦石墨烯高端應用領域,一方面擺脫同質化競爭現狀,另一方面可以確保在未來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致力于推動石墨烯產業化的東旭光電副總經理王忠輝呼吁。

雖然英國科學家最早成功制備了石墨烯,但中國在石墨烯領域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是中國在新興領域少有的世界領先。然而未來能否持續?產業能否健康發展?業內人士認為,這不僅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關機構做好頂層設計,在大的方向上進行把握及引導,同時也需要企業、科研機構、投資者對現狀作出正確的分析和決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