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上海)國際傳感器技術與應用展覽會(SensorChina)期間,全球智能系統(IntelligentSystems)領導廠商研華科技舉辦了IoT無線傳感平臺——M2.COM新聞發布會暨合作伙伴會議,在國內首次官方發布無線傳感標準平臺——M2.COM。會中邀請傳感器、無線通信與系統制造商等產業界領導者——ARM、博世、Sensirion、dustnetworks、TI、Semtech、意法半導體、PNI共同參與,攜手推廣M2.COM平臺標準,拓展無縫的物聯網傳感器發展藍圖。
近年來,物聯網產生的變化在新市場產生了很多新的機會,市場上需要更多有標準化的感知與傳輸設備接口,來協助產業節省開發時間和成本,就像借助M2.COM開放性標準傳感平臺的導入,開發人員可以在任何地方連接任何裝置。工業運算及傳感器格式的標準化,是滿足物聯網市場不斷轉變需求的關鍵。ARM?mbed?操作系統為標準化的硬件架構與通訊協議提供了完美的基礎,使基于M2.COM的感測裝置與物聯網云端應用程序間的數據傳輸,更容易整合并受到安全保護。
相關數據顯示,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在2025年有望達到11萬億美元,傳感器是物聯網感知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數據采集和傳輸的重任,是物聯網實現的基礎和前提,蓬勃的物聯網應用需求是支撐傳感器30%國產化目標實現的強大推動力。相應的傳感器市場也將達到數千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傳感器產業呈現新的發展趨勢。預計到“十三五”末全球傳感器市場接近3000億美元。目前我國已擁有近1700多家專門從事傳感器生產和研究的企業,但95%以上都屬小型企業,傳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應用的高端方面差距巨大,且中高檔傳感器、芯片仍依賴國外。十三五”期間,在市場需求、政策牽引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下,我國傳感器產業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國傳動網編者從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獲悉,201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為1200億元左右,預測未來5年傳感器復合年增長率為9.5%,市場空間巨大且增長速度快,從目前應用場景看,前四大領域為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未來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核心的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環境、智慧安全等對傳感器的需求潛力同樣巨大,傳感器在消費電子領域,尤其是新興的智能化移動通訊、娛樂終端如VR/AR(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的市場機遇巨大。
一個具體案例,就是近日知名器材評測網站DxO公布了賓得K-1全畫幅單反的傳感器測試結果。賓得K-1傳感器得到了高達96分的總評分,這一得分在目前DxO測試的所有全畫幅相機產品中排行第四,前三分別是索尼A7RII(98分)、尼康D810(97分)、索尼RX1RII(97分),在其全畫幅的評分總排來說,超A7RII排第三,僅次于索尼A7RII及尼康D810。
從實際測試結果上看,賓得K-1的色深達到了25.4bits,高感達到了ISO3280,不過真正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其動態范圍,在ISO100的條件下,K-1的傳感器動態范圍高達14.6Evs,這一結果僅次于尼康D810的14.8Evs(需要注意的是尼康D810具備更低的原生ISO,這在動態范圍測試時能帶來更多優勢)。DxO認為,賓得K-1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畫質最好的全畫幅可換鏡頭數碼相機之一。
博世新一代慣量傳感器SMI7xy
此外,傳感器在汽車行業也撐起了一片天。全球汽車產業進入加速擁抱新技術和新科技的時代,環保、安全和舒適是汽車行業三大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應運而生,漸入佳境。全新的產品和科技對汽車傳感器有著全新的高要求,重要性更加突出,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與燃料電池汽車)加大了對溫度、氣體、壓力、電控等傳感器的需求;自動駕駛刺激車身感知類傳感器(MEMS壓力、陀螺儀、加速度計等)和環境感知類傳感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的需求;大勢所趨的物聯網最先爆發的子領域將是車聯網,而車聯網對各類汽車傳感器也有著強烈的剛需。
根據StrategyAnalytics的預測,全球汽車傳感器市場將以6.8%的復合年增長率從2012年的169億美元向2017年235億美元邁進。
綜上來看,我國千億級傳感器市場運用領域大大超出你想象,在物聯網發展瓶頸突破后,傳感器將成為半導體產業增長最快的領域,并在智能制造領域具有更大的增長潛力。智能制造將帶動全產業和全領域的傳感器應用和發展,從而成為新經濟增長的巨大動力。
《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即將頒布,規劃將從五個核心技術方面進行重大突破: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傳感器、智能檢測、增材制造(3D打印)和倉儲物流。作為智能制造的基礎,發展傳感器產業已上升至規劃核心。政策持續加碼,助力傳感器等智能制造發展“補短板”,助推行業穩健發展。
在此,中國傳動網編者要分享一則國產傳感器市場好消息。2016年9月19號,國內領先的基于MEMS(微機電系統)技術的傳感器及應用方案供應商,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MEMS傳感器迄今出貨量已超過1億顆。這標志著敏芯立足中國大陸,實現產品整體產業鏈的本土化整合,致力于為全球各領域市場提供高性能傳感器產品的戰略已經初步實現,也證明敏芯無論在產品技術、產品工程化、品質控制以及市場推廣方面都具備了與國際一流廠商抗衡的能力。
在傳感器產品形態及功能逐漸向以微型化、多功能化、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和網絡化為核心的新型傳感器發展的過程中,國產傳感器廠商正揚帆起航、奮起直追,中國傳感器產業生態圈正一步步壯大,其未來表現必將“一鳴驚人”!
(本文綜合中國證券網、鳳凰財經、研華科技、中關村在線、中國傳動網等資料,由中國傳動網整編而成,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