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武船重工打造新型內焊機器人 助力破解世界難題

時間:2016-09-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鋼橋需在橋面鋼板下焊接U肋(一種U形鋼筋),以增強抗扭、抗壓等關鍵性能,但U肋內焊是世界難題。如今,這一難題在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武船重工)成功破解。

鋼橋需在橋面鋼板下焊接U肋(一種U形鋼筋),以增強抗扭、抗壓等關鍵性能,但U肋內焊是世界難題。如今,這一難題在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武船重工)成功破解。

一條50米長的生產線上,6個比拳頭略大的機器人,分頭鉆進6根28厘米高的鋼板U肋,開展焊接。不久,這批鋼板將裝上武漢沌口長江大橋。這些機器人的研制成功,將大幅延長鋼橋焊縫壽命。

鋼結構橋梁因成本低、橋墩少等優勢,成為建橋主流,舊金山大橋、港珠澳大橋等均屬此類。鋼橋需在橋面鋼板下焊接U肋(一種U形鋼筋),以增強抗扭、抗壓等關鍵性能,但U肋內焊是世界難題。如今,這一難題在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武船重工)成功破解。

武船重工高工張華解釋,以沌口長江大橋為例,每塊鋼板長12米,鋼板下需縱鋪6根U肋。每根U肋長12米,密閉凹槽僅28厘米高、30厘米寬,人無法鉆入焊接。世界通行做法是,從外部對U肋和鋼板進行外焊。如此,U肋與鋼板的焊縫一般15年就需大修。

2011年,武漢鋰鑫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和武船重工聯手攻關。去年,研發出U肋內焊機器人,并在武船重工設生產線。

記者看到,生產線盡頭有棟“兩層小樓”,這是生產線的“大腦”,裝有煙氣回收系統、操作系統等。“大腦”伸出6根“指頭”,“指尖”各有一個焊接機器人。機器人鉆進U肋,一來一回40分鐘,一塊鋼板和U肋的內焊即完成。

武漢鋰鑫總經理介紹,U肋空間狹小且近乎密閉,焊接過程中的高溫和煙塵,會影響機器人“智力”。因此,教會“大腦”合理排煙、送氣、散熱等,是技術關鍵。

今年3月,武漢鋰鑫將內焊的產品送到華中科大試驗,數據顯示:僅外焊,在120兆帕至160兆帕壓強下,U肋焊縫承受470萬次重壓后可見裂紋;加用內焊后,在120兆帕至220兆帕壓強下,承受900萬次重壓,仍無裂紋。武漢鋰鑫成功申請3項國際專利,成全球唯一服務商。

專家分析,采用此內焊技術,橋梁建設總成本幾無增加。該技術的成功研發,將增強中國企業在國際建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