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共同主辦的“首屆光伏領跑者先進技術推介會暨領跑者光伏創新技術推廣協作組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
“水面光伏電站建設支架成本比地面電站更高,需要從系統角度考慮如何降低LCO,打樁式水面光伏電站支架成本相比普通地面光伏電站增加0.16元/W;水面漂浮光伏電站支架成本相比普通地面電站增加0.71元/W。”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光伏業務中國區解決方案副總工王鵬攜光伏發展創新設計說到。
王鵬表示,影響水面光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水面電站濕度高,影響電氣設備可靠性,需要提升設備防護等級;水面周圍環境濕度較大,組件功率衰減嚴重,需要采用更可靠的方案抑制PID效應;水面電站清洗難度更大,鳥糞等遮擋現象清理不及時,加劇組件一致性失配甚至引起熱斑;水面光伏電站現場環境復雜故障排查和定位困難。
水面光伏電站多為漁光互補模式,因此,安全性更加重要,需要從電站設計和設備選型兩個層面考慮。
而華為智能光伏有很多相對的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智能光伏控制器通過中國船舶重工可靠性實驗室IP65防護等級測試,隔離外部環境對內部器件的影響。
專門針對水上光伏電站的環境進行測試,驗證長期可靠性。
智能光伏無熔絲技術:“兩路組串一路MPPT”設計,從源頭避免使用熔絲,應對水面光伏場景。
華為的智能光伏無熔絲技術,采用了“兩路組串一路MPPT”設計,從源頭避免使用熔絲,同時,智能光伏高壓小直流系統比高壓大直流系統更安全,適用于水面光伏場景,為領跑者項目提供了安全可靠新動力。
PLC電力載波通訊替代RS485,無線通信替代光纖通信,可以減少施工和維護工作量。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