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機器人持續火熱,家電產業如何分一杯羹?

時間:2016-09-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同時,工業機器人也正在成為中國家電巨頭轉型的集體沖動。

我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同時,工業機器人也正在成為中國家電巨頭轉型的集體沖動。家電企業為何選擇涉足工業機器人領域?如何布局這一產業?未來發展又如何呢?

家電巨頭紛紛進入

上月底,長虹宣布與國際工業四巨頭之一的ABB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立機器人應用聯合實驗室,正式拉開進軍工業機器人的大幕。

不僅僅長虹如此,不少家電巨頭都對工業機器人領域展現出極大的熱情:美的集團并購德國庫卡,目的就是提升制造水平并尋找新業務增長點;格力設立自動化研究院,自主研發了很多工業機器人產品。海爾則聚焦于服務機器人,創新互聯網工廠等;TCL設立專項產業投資基金。

可以看到,這些家電巨頭們要么是直接制造、銷售機器人,要么布局以智能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制造產業,全都在拉開一場轟轟烈烈的對智能制造深度跨界、布局和轉型。

扎堆布局原因在哪

眾所周知,傳統家電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而近年來“中國制造”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同時,機器越來越“聰明”,表現出對人類一定的替代性。在家電業轉型的過程中,用機器替代人工將是許多企業的選擇。

有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家電產業未來面臨的是智能制造的布局和自主話語權體系打造,而擁有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和協同能力無疑是掌握智能制造主導權的“重中之重”。

更值得期待的是,布局工業機器人,還可以探索一條在家電制造業務之外的“量增利長”新支撐點:賣機器人。有機構預測,到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15萬臺,占據全球三分之一。政策方面也在積極推進機器人自主品牌的發展。在家電業利潤有限的背景下,機器人廣闊的市場前景對企業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高門檻高利潤未來可期

此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增長主要依賴于汽車行業。但如今,電子、物流等行業的機器人安裝數量增長很快,這也意味著工業機器人正不斷向一般制造業延伸。

有業內人士指出,相比其他消費電子行業,家電行業規模大,標準化程度高,最有可能繼汽車工業之后,成為下一個廣泛應用機器人的行業。事實也正如此,美的在“機器人換人”方面的投入將超過10億元;海爾也已初步搭建起了互聯工廠的雛形;而格力數字化控制的生產機組使得龐大的車間內工人屈指可數。

機器人產業“重資產、重技術、重生態”,決定了進入這一行業的高門檻。當然,這其中利潤的豐厚性,也超出當前家電產業的想象力。不過從家電業務跨界到機器人產業,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機器人產業強調高技術與高工藝,需要長期的積累,“朝發夕至”幾乎不可能;選擇并購的企業后的,之后的整合也存在一定的考驗。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