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增材制造超級工廠TOP10

時間:2016-09-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相信不少增材制造用戶已經感受到了原始的經典制造方法的問題和壓力:缺乏空間,需要擴充機械設備,操作任務、尤其是操作時間增加等。增材制造技術就是一種三維實體快速自由成形制造新技術,它綜合了計算機的圖形處理、數字化信息和控制、激光技術、機電技術和材料技術等多項高技術的優勢。

目前,全球各地都出現了作為服務提供商的區域性打印中心。這種發展的特點在于從“原型制造”過渡到了根據需要、可靈活的進行工業規模化批量生產。相信不少增材制造用戶已經感受到了原始的經典制造方法的問題和壓力:缺乏空間,需要擴充機械設備,操作任務、尤其是操作時間增加等。而增材制造工廠的問世將極大的改變這一長期困惑全球制造企業的難題。

增材制造技術就是一種三維實體快速自由成形制造新技術,它綜合了計算機的圖形處理、數字化信息和控制、激光技術、機電技術和材料技術等多項高技術的優勢。

NO.1美國巨頭GE的“增材制造工廠鏈”

一直以來,通用電氣(GE)都是研發和應用3D打印技術的行業領先者。早在2015年,他們就已經投資兩億美元在印度建設了一家3D打印萬能工廠,不久之前又投資4000萬美元(約合2.5億人民幣)在美國匹茲堡打造了一座3D打印技術研發中心。不過看上去,這些還遠遠不能滿足這家跨國企業的胃口。因為不久前,他們在南加州的產業園又開始興建一座3D打印工廠。

這座新工廠(AMW)是GE的首座先進制造工廠,占地面積為11600平方米,將配備包括3D打印、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和管理軟件在內的眾多先進技術,從而執行它的主要功能——為能源行業開發新型的高科技制造和原型解決方案。它有望令GE率先成為下一代的數字制造巨頭。為此,GE已經投入了超過7300萬美元(約合4.7億人民幣,果然是財大氣粗)。除了規模宏大,節能也是AMW的一大特征。它采用了低透光率的玻璃,能有效阻擋陽光直射;還使用了超高效率的LED燈以及智能控制系統,能最大限度避免電能浪費。

實際上,這家增材制造工廠只是GE開設的一系列新型工廠的其中一座。考慮到當前技術發展的速度飛快,全球性的競爭亦非常激烈,財大氣粗的GE為保持全球領先的地位,已經在全球各地相繼開設了為數眾多的增材制造工廠,已滿足其全世界市場的需求。然而,GE的野心也不止如此,他們極有可能再次建設多所這樣的工廠。然后形成一個囊括眾多高興技術的超大型制造體系。

NO.2美國卡特彼勒的3D打印與創新加速器

美國卡特彼勒(Caterpillar),已經在其伊利諾伊州莫斯維爾的全球研發中心設立了3個新的3D打印創新工廠。這三個創新工廠的設立,將有助于公司“推動未來發展,促進進一步合作、創新以及研發加速”。

據悉,卡特比勒3D打印與創新加速器由三個部分組成:

1、創新加速器

創新加速器共有上、下兩層空間。二樓是創新團隊在一起進行頭腦風暴、收集創意、探索無限可能性的空間。在一樓,創新團隊可以使用各種工具和實體材料制作出粗略的概念模型。當團隊想要得到更加精準的版本時,他們可以穿過走廊來到增材制造工廠,打印出精細的3D模型,或者聯系制造團隊成員為其加工出最終得零部件。

2、增材制造工廠

卡特彼勒將3D打印技術用于快速原型、生產小批量工裝夾具、小批量鑄造模具已有多年歷史,新的增材制造工廠的出現將該公司的3D打印應用水平提升到了新臺階。其增材制造工廠的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向:

快速原型:用于快速驗證創新的產品設計;

為了增材而設計(DFAM):原來的傳統制造技術設計思路的影響,為增材制造而設計是當前普及3D打印技術的最大障礙。卡特彼勒在增材制造工廠側重與培養工程設計人員的增材制造設計思維,鼓勵他們使用增材制造技術進行產品設計上的顛覆;

備品備件:增材制造工廠負責生產部分已經停產的工程機械備品備件,以滿足售后服務的需求;

合作:與3D打印、設計、材料等各領域專業人士展開合作,共同促進產品創新。

3、Cat微鑄造廠(CatMicroFoundry)

鑄造幾乎遍布卡特彼勒公司產品制造系統的各個環節,即使是小批量的新產品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將產品鑄造出來。為了降低小批量新產品鑄造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

卡特彼勒在公司內部的大型鑄造廠里成立了新的Cat微鑄造廠,通過使用砂模3D打印技術快速制造砂模,并使用砂模快速鑄造小批量產品。

NO.3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

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正在進一步加大對3D打印行業的投資。不久前,該公司宣布將在瑞典Finspng開設一間大規模制造金屬3D打印部件的工廠。這不僅是瑞典國內的首家此類工廠,也標志著西門子首度正式進軍金屬3D打印部件的工業生產領域。據了解,這家工廠的總投資約為2億瑞典克朗(約合1.55億人民幣)。

西門子公司在瑞典的這家工廠將配備先進的金屬3D打印機器,其主要用于快速成型、快速制造和本公司的工業燃氣渦輪機系列部件的快速修復。目前,該工廠從操作人員到工程師總共約有20名雇員。對于西門子來說,開設該金屬3D打印工廠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舉措。

由于與傳統的制造方法相比,金屬增材制造已經被證明可以將生產周期縮短高達90%,同時可以制造出結構更加復雜、機械性能更好、更加經久耐用的部件。通過這筆投資,他們可以開發新的或者改進的部件,以及更快地維修工業燃氣輪機——比如SGT-800等。使用3D打印這種創新的技術,能夠將維修時間從幾個月縮短到幾周,效率可謂是大大提高。

NO.4德國工業級3D打印機生產商EOS

說起工業級3D打印機生產商EOS的增材制造工廠,最近的也就是在今年5月4日的時候,EOS舉行了隆重的剪彩儀式,以慶祝該公司美國德克薩斯州Pflugerville的最新一家增材制造(AM)工廠開業。

據悉,在Pflugerville的這家工廠的主要功能是為EOS日益增長的北美市場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支持。在2015財年,EOS在北美市場的銷售已經超過1億美元。據了解,這家新成立的工廠將包括一個創新實驗室(iLab),在這里EOS的應用工程師可以跟客戶直接互動;一個陳列著該公司全線增材制造系統的展廳;以及一個AM風投部門,幫助把初創公司的想法變為現實。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務和支持。

EOS設在Pflugerville的工廠將包括以下幾個功能部門:1、創新實驗室(iLab)——在這里進行的材料和系統測試將幫助EOS的專家們直接與客戶進行互動,并克服設計和制造方面的障礙針對特定的終端部件量身定制解決方案;2、AM風投(AMVentures)——該部門主要幫助創業者借助增材制造將他們的想法投入市場。AMVentures負責創意的制造端,而創業團隊則負責營銷和銷售。這也是EOS在全球首次推出的一個此類項目;3、工作展廳(WorkingShowroom)——該展廳里包含所有的EOS系統:從較小的EOSM100金屬系統到更大的EOSM400系統,以及小型和大型的塑料系統等。展廳還為客戶提供基本的實際操作培訓,以及“AM體驗”之旅;4、區域系統修改(RegionalSystemModifications)——在現場對系統和軟件進行定制化的修改;5、服務熱線和售后支持(ServiceHotlineandAftermarketOrdering)——該工廠將作為耗材(比如過濾器和材料等)的分銷中心;6、應用咨詢(ApplicationConsulting)——EOS專家將會直接與潛在和現有客戶進行溝通,以確定某種應用是否可以引入增材制造。

NO.5挪威鈦40臺金屬3D打印機組建超級工廠

挪威金屬3D打印公司NorskTitanium(NTi)成立于2007年。最近幾年,該公司開始大量吸引來自美國的關注和投資,因為它不僅將業務從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擴展到航空航天業,并且還與美鋁公司(Alcoa)、波音、空中客車等眾多知名公司進行合作,它甚至還和紐約州政府達成了合作關系。NTi享有專利的等離子體快速沉積(RapidPlasmaDeposition,RPD)技術屬于定向能量沉積(directedenergydeposition,DED)金屬3D打印工藝的一種。不同于直接金屬激光燒結(DMLS)和類似技術,DED能3D打印近凈形的超大金屬零件,隨后再用減材技術對這些零件進行加工。

據了解,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挪威鈦正在與紐約州立大學理工學院(SUNYPI)合作,計劃用40臺MERKEIV建起一座超級3D打印工廠。一旦建成,這座工廠就有望創造近400個新的就業崗位并在未來10年中吸引超過10億美元投資。

目前,第一批的20臺MERKEIV已經運抵工廠,而剩下的20臺也將在2016年9月底之前到位。雖然根據挪威鈦和SUNYPI的計劃,這座工廠要到2017年才開始運營,但考慮到這對組合在各自的領域均是佼佼者,以及MERKEIV強大的性能,這座工廠有望在未來爆發出無窮的力量,一舉提高3D打印技術的地位,從而徹底改變全球制造業的格局。

NO.6德國公司ConceptLaser的明日增材制造工廠

早在去年,激光熔融技術領域內的創新領導者ConceptLaser公司就推出并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機器和設備架構——“AMFactoryofTomorrow(明日增材制造工廠)”方案。而通過不斷的努力,該公司的業績也獲得“大豐收”,從而更是加快了這一偉大計劃的發展腳步。

據悉,2016年ConceptLaser公司創造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成績:銷量同比增長了88%。除此之外,公司還預計2016年下半年銷售將繼續超過預期目標。而ConceptLaser公司的下一步是推出一個“未來工廠”。這個“未來工廠”將會擁有多元化的激光系統和設備,這樣的智能工廠將為全面發展自動化生產起到重要作用。

NO.7德國FITproduction

FITProduction公司是FIT增材制造集團(FITAdditiveManufacturingGroup)的一個獨立事業部,專注于通過增材制造(AM)技術為客戶制造高性能的定制部件。憑著在該領域近20年的專業經驗,該公司還為客戶就范圍廣泛的增材制造工藝提供專業的工程服務。如今,這家德國增材制造專家計劃再投資2000萬歐元,以建立一座專門的3D打印工廠。

FIT集團總部設在德國的巴伐利亞,該公司在其成長過程中贏得了作為一家可靠的合同制造商和外包合作伙伴的良好聲譽。據小編了解,該公司此次擴大投資也是考慮到世界范圍內對于基于增材制造的原型設計和批量制造需求的增長,尤其是高新技術行業,比如汽車運動、航空航天、醫療技術等。FIT出了開始建造新的工廠之外,還將建造新的辦公大樓。該公司表示,新工廠將在2016年開始生產,它將成為“第一家專門為大批量增材制造而設計的工廠。”

這座新成立的“模范工廠”擁有模塊化的結構。通過復制一座高效運營的增材設計與制造(ADM)工廠的整個生產工藝,制造成本將降低、零件質量將不斷提高。因此,本地概念的FAB@FIT將會變成一個成功的國際化FAB@X。

NO.8航空巨頭空中客車公司的航空增材制造工廠

不久前,空客公司位于德國的航空增材制造工廠PremiumAerotec公司啟動了其用于3D打印鈦飛機部件的SLM粉末床選擇性激光熔化設備,開始生產金屬3D打印零件。此外,PremiumAerotec正在對NorskTitanium(挪威鈦)的快速等離子沉積技術進行設備測試,準備通過該技術來生產A350XWB飛機上的鈦合金零件。

隨著3D技術不斷打破其走進生產的障礙,當障礙被打破時,制造商需要準備好自己的創新能力,以使能夠駕馭這種新的技術并為自己的生產帶來領先優勢。因此,空客必須預測在他們的計劃中,3D打印打開了什么樣的可能性,并有針對性地利用這項技術沿著整個價值鏈創造競爭優勢。

PremiumAerotec與挪威鈦對3D打印零件的生產開展了試驗,通過把Aerotec的三維CATIA文件運用到鈦合金零件的打印。在短短幾周內,獲得明顯的降低成本的結果,這項努力最終將幫助空客每架飛機節約200萬美金到300萬美元。

NO.9IT行業巨頭惠普公司的3D打印研發中心

在正式發布兩款3D打印機產品JetFusion3200和4200之后,惠普公司進一步宣布,它將加大投入,進一步擴大其在巴塞羅那SantCugat的國際研發中心。據悉這個研發中心你的工作重點就是開發大幅面印刷技術和3D打印技術。為了促進更多的創新和推動3D打印技術繼續發展,據報道惠普將一年向該中心投入6000萬美元以用于該中心的研發。

目前,惠普在SantCugat的惠普國際中心雇傭了1700名來自60個不同國家的專業人員,這使它成為美國以外最大的3D打印中心之一。迄今為止SantCugat中心每年注冊150項專利,預計從明年開始,專利注冊速度將上升為每年超過200項。該公司最新3D打印機系統的推出和研發中心的擴充為西班牙在這場由3D打印所帶來的工業革命提供了機遇。惠普最新的技術使得高品質零部件的增材制造既經濟又便于推廣,這將導致工業模式的轉變,因此可以期望在未來5到10年內看到制造行業內會發生一些重大變化。

NO.10美國鋁業公司的航空航天3D打印金屬粉末工廠

日前,美國鋁業開設了先進的3D打印金屬粉末生產設施。工廠位于美鋁技術中心棗世界最大的輕金屬研究中心,將生產為航空航天零件3D打印優化的鈦、鎳和鋁粉末。美鋁還投資了一系列技術以進一步發展增材工藝、產品設計以及合格鑒定。

該工廠將成為美鋁分拆后新公司Arconic的一部分。美鋁在加利福尼亞、喬治亞、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和德克薩斯為公司構建3D打印能力投資了6000萬美元,該工廠屬于這筆現金3D打印材料與工藝投資的一部分。除了生產粉末,美鋁還專注于提升一系列增材技術,包括最近透露的Ampliforge工藝,一項組合了增材和傳統制造的混合技術。使用Ampliforge工藝,美鋁設計和3D打印了一個近凈成形零件,然后使用一個傳統制造工藝(如鍛造)處理。該工藝提升了3D打印零件的性能,比只用增材制造的零件增加了剛度和強度,并且加大減少了原材料。美鋁正在匹茲堡和克利夫蘭試驗這項技術。

美鋁制造3D打印產品已有20年,擁有和運行著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熱等靜壓(HIP)綜合體之一。HIP技術加強了傳統方法和增材制造鈦和鎳基超合金零件的金屬結構。通過收購RTI公司,美鋁獲得了用于航空航天市場與其它工業的鈦合金與其它特殊金屬的3D打印能力。空客最近選擇美鋁為商用飛機供應3d打印鈦合金機身和發動機掛架零件,驗證了在增材制造方面的領先地位。美鋁預計將在今年底向空客交付首個增材制造的零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