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6顛覆傳統制造業的6大革命性技術

時間:2016-08-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制造業曾被視為最典型的藍領行業,但其如今卻成為令人激動的新技術和創新中心。

制造業曾被視為最典型的藍領行業,但其如今卻成為令人激動的新技術和創新中心。這些先進技術正為制造業帶來10年前難以想象的變化,無論是在速度、效率、精度還是定制方面都是如此。《赫芬頓郵報》評選出2016年改變制造業的六大革命性技術。

1.3D打印

在徹底改變產品設計領域后,3D打印技術正在制造業中掀起新的波瀾。3D打印可使用金屬、塑料甚至人體組織設計和創造任何東西的能力,將徹底改變我們制造產品的方式。3D打印又被稱為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擁有許多優勢,包括大幅縮短設計到生產時間、更容易制造個性化和小批量原型產品、生產具有更大靈活性、更少浪費、更高成本效益等。3D打印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時間推移將變得越來越好。

2.“物聯網”

自從工業革命早期以來,制造工廠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實現互聯性。通過將機器、傳感器以及人類密切結合起來,“物聯網”將這個目標推向全新水平。聯系越緊密,意味著更好的溝通、更快的響應時間、更高的效率。舉例來說,假設制造公司擁有一種設備,其系統內永遠不能低于100加倫液體。設備上附有儀表,“物聯網”能夠利用儀表無線傳輸數據。這些數據將被傳送到計算機化維護管理系統(CMMS)中,當液體下降至特定標準后,系統就可以自動產生工作訂單。這種互聯性有助于制造工廠降低維護成本、提高效率和預防昂貴的停機。未來幾年,“物聯網”將大幅增強和改善生產經營活動。

3.納米技術

不可否認的是,納米技術被整合到主流行業依然需要更多時間,但其對改變制造業至關重要。納米技術涉及到原子、分子或超分子水平的操作。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說,這意味著可加強材料,令它們持續時間更長或被賦予新的屬性,比如衣服可以感受到冷暖。在計算機行業,納米技術可提供更快的處理能力和更好的內存。目前,納米技術主要應用在空間工程和生物科技領域。然而,它也正被應用于制造業,下一步將應用在原子級精密制造(APM)中,這很可能改變整個制造業。

4.云計算

云計算已經被應用到很多領域,現在正對制造業產生巨大影響。之所以現在才被應用于制造業,是因為云計算存在連接和安全問題。但隨著云計算的進步,這些擔憂將逐漸消退。“物聯網”可提高單個工廠的連通性,云計算則可提高多家工廠的連通性。公司可在眨眼之間在全球分享數據,降低成本和縮短生產時間。在提高產品質量和工廠之間一致性方面,共享數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下一代機器人

就在去年,中國東莞工廠開世界之首創,用60個機械臂取代了650名人類工人。這家工廠的母公司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明年用1000個機械臂取代80%的制造工人。機器人的大量采用可能引發許多問題,全自動化可能有益于普通生產,但理論學家稱其無益于創新。但無論如何,不可否認機器人技術將在制造業中發揮巨大作用。

6.增強現實

盡管谷歌眼鏡項目已經失敗,但增強現實眼鏡的概念卻幸存下來。在制造業,這種技術擁有廣泛潛力,包括實時指示/指導、實時通知、實時監控員工任務、改善安全警告、提高培訓效率、數據檢索、減少現場維護/技術支持必要性等。像上述5大技術一樣,增強現實技術依然處于起步階段,看著其在未來數年成長進化令人感到激動不已。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械傳動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