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三大家電巨頭同時發力人工智能,搶占“智能制造”

時間:2016-08-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如果說,過去幾年對于家電企業來說,是產品的快速智能化。那么從2017年開始,對于所有企業來說則將是一輪人工智能的新時代。

都說英雄所見略同。過去半個多月時間里,長虹、海爾、美的,這三家在中國家電"一舉一動"都會引發行業關注和熱議的企業,幾乎在同一時間,干了同一件事:推動家電的全面智能化,探索并布局人工智能的商業新風口。

先是長虹,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人工智能電視,賦予智能電視認知、決策和反饋等人工智能的新功能,讓一臺原本只是具有智商的電視,開始具備自學習、自成長的能力。最終讓電視可以了解家庭每個成員的個性化需求和喜好。

據了解,人工智能電視只是長虹的一個新起點,接下來還將會陸續在白電產品發力,賦予家電從過去的智能化交互,到智能化學習和思考的能力。然后針對不同的家庭成員,提供不同的服務方案。

其實長虹這次推出人工智能家電并非偶然。早在今年3月其就發布全球首個物聯運營支撐平臺UP,隨后又以白電為平臺發布食物、空氣、水為三維度的智匯家生態圈。此次再度引爆人工智能家電的新風口,無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后是美的,首次向外界揭開美的智慧空氣生態圈的神秘面紗。并從i+智能空調、air+智能裝備、home+智能家居、cloud+智能云四個層次,完成美的空調從智能硬件、系統連接、智慧家居到智能云的一體化布局,從而實現自我創新與開放共創的融合與對接。

同時,美的方面還首次提出智能空調:不是增加一個WiFi模塊,還涉及利用傳感器、紅外線、語音手勢等實現簡單應用場景的識別,以及歸納推理能力和自適應環境的應激性,包括智能識人、自我學習、智能送風等。

雖然,美的空調沒有提及人工智能概念,但是透過這四層的戰略架構以及云端一體、軟硬融合布局可以看到:其已經成功完成從智能空調單品的引爆,到智慧家居、智能云平臺的系統對接。透過阿里云、小米云、京東云、樂視云、華為等云平臺參與可以看到,美的正在謀求云平臺實現智能空調新騰飛。

再是海爾,其以"讓空氣更懂你"為主題引爆2017冷年,并推出全球首款會吹"自然風"的智能自清潔空調,以及空調業首個大數據平臺。全面開啟由空調網器向大數據智能的升級。與美的空調異曲同工之處在于,海爾空調不僅發布智能單品,還亮相大數據系統和平臺,表明自家空調新品的升級迭代均是基于大數據系統。

對于海爾空調來說,近年來一方面其圍繞"自清潔"空調這一明星產品,不斷圍繞"空氣"做文章,一直立足家庭環境在打造智慧空氣生態圈,并推動空調健康技術迭代;另一方面則圍繞智能化的趨勢,積累并形成大量的用戶大數據,真正讓智能化賦予空調、空氣與人的多維度關系。

可以看到,上述三家企業,無論是長虹的人工智能電視,美的四層架構的智慧空氣生態圈,還是海爾推出能吹自然風的空調以及大數據平臺,三家企業在同一時間無一例外地都將產業發展、市場競爭和消費潮流的方向指向:大數據和智能化。

如果說,過去幾年對于家電企業來說,是產品的快速智能化。那么從2017年開始,對于所有企業來說則將是一輪人工智能的新時代。要求家電產品不只是具備智能化操作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備與人進行智能交互,自學習、自成長的能力。這將是家電智能化快速普及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然而,從智能到人工智能的升級迭代,對于所有家電企業來說最大的考驗則是,必須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擁有龐大的智能家電用戶,也就是要賣更多的智能終端;第二、擁有完整的用戶數據采集能力、分析處理能力,可以為用戶畫像;第三,則是要基于龐大的用戶數據,以及數據分析能力,從而產生精準的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

所以,推動大量智能家電終端產品的銷售,對于企業來說只是手段。其真正目的,是要通過這些智能家電終端的銷售,紀錄和采集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這就要求家電企業必須擁有大數據,以及云平臺。才能實現用戶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處理能力,實現用戶畫像后的精準研發、精準營銷。

此外,隨著這三家企業同時發力人工智能,這將會在接下來的市場上引爆一輪新的人工智能熱潮。這也意味著,過去兩年多以來的智能家電,已經從產業風口和趨勢,到市場化的商業落地。

人工智能聽上去、看上去,感覺很高端、很精尖,但與家電產業的垂直化應用,卻是可以極大地豐富、完善和提升人們對于智能家電產品的體驗感和認知度。

其實,對于當前的市場商家和用戶來說,需求越來越明確,要求也越來越簡單:前者要求產品好賣、賺錢,后者要產品好用、耐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智能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