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智能制造產業已成為全國各地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重要突破口。自2015年5月份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以來,已有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安徽、山東、陜西、四川、新疆等25個省區市出臺了具體的地方實施政策,而這個隊伍還在不斷壯大著。
寧波:以“中國制造2025”試點為契機發力智能制造
8月18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寧波成為全國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這既是對寧波長期以來致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的肯定,也是對寧波近年來切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鼓勵
寧波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唐一軍表示,寧波要以打造“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試點示范城市為契機,把發展智能經濟作為今后經濟的主引擎,積極建設智能經濟發展示范區,不斷優化政策服務和要素保障體系,努力培育創新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南京:16條重磅政策推出聚力智能制造名城
8月17日,《南京市建設中國智能制造名城實施方案》對外公布。該方案提出,到2020年,南京市自主品牌機器人年銷售超過1萬臺,重點行業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200臺以上。全市規模企業智能制造裝備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裝備產業整體實力居國內領先水平。為此,南京將在智能制造產業、智能工廠等方面實施系列重點工程。
除此之外,南京還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對符合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的,按企業投資額的10%-30%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扶持,重大項目可采取“一事一議”等。還將設立海外研發機構,實施高層次人才激勵,增強行業話語權,占領智能制造領域制高點。
福州:發力智能制造為供給側改革增速
8月9日,福州開發區正式獲批福建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基地,每年將獲得500萬元省級建設專項資金,并將在相關政策方面獲得省級大力扶持,這對正開足馬力由“制造”向“智造”轉型的福州開發區來說,無疑又添了一把“柴”。
量身定制的配套政策,實實在在的資金扶持,讓福州開發區的“智能制造”擁有了不俗的推動力和強大的發展后勁。根據《馬尾制造2025行動計劃》的布局,到2025年,福州開發區將力爭實現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超過60%,“兩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85以上。
常州:打造全國一流智能制造名城
常州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了未來五年常州的城市發展定位,即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長三角特色鮮明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內領先的產城融合示范區,基本建成具有突出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城市。
常州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這一目標,科技部門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加注重創新創業、創新企業、創新園區、創新資源、創新環境的建設和集聚,加快把常州打造成創新活力迸發、科技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創新功能健全、區域創新開放有序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具體來講,就是要重點實施“三大行動”,抓好“六大工程”,爭取到2020年,形成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框架體系,構建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動能、新空間、新體制,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產業創新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