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法恩潔具生產車間,一臺3米高的機械臂正靈活地“揮舞”,僅需150秒,釉料便全部均勻地噴在陶坯的不同位置……隨著生產智能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正走進高明企業的生產環節。
截至目前,高明全區已有22家企業使用機器人約249臺,未來高明企業準備購入使用機器人約375臺,區內機器人總量有望達624臺。當前高明正瞄準國內外著名的機器人生產企業,開展產業鏈招商引資,力爭引入一批工作母機、機械人、3D打印等關鍵項目進駐,形成智能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機器人“加盟”帶動智能化生產
“咔嚓”一聲,一個智能馬桶的陶坯被送進佛山市法恩潔具有限公司(下稱“法恩潔具”)的噴釉車間。在這個10余平方米的車間內,一臺3米高的機械臂靈活地“揮舞”,將釉料均勻地噴向陶坯的不同位置。在短短的150秒內,陶坯便順利完成噴釉這道工序。
在法恩潔具工作已有13年時間的噴釉班長蔣小勇,正是智能化生產的見證者之一。蔣小勇說,從2013年9月開始,4臺機械臂正式投入使用,分別完成噴釉、搬運等工序,效率較傳統的人工噴釉提升一倍,品質也更為穩定。
其實,在法恩潔具,除了噴釉環節外,其它工序的智能化步伐也在不斷加快。據法恩潔具總經理助理、產品總監袁水波介紹,在智能化成套設施的幫助下,產品的組裝、打包等環節已實現自動化生產,另外一條自動生產線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投產。
以老化區為例,原來該車間至少需要15個人才能完成分料、上線等工序,自動化生產線投產后,僅須7~8個人即可完成這些工序,并節省了人手搬運、發料的時間。
隨著制造業生產智能化的推進,高明區內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加盟”至企業的生產中。截至目前,高明全區已有22家企業使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數量約為249臺。
與此同時,區內一批龍頭企業也在智能化生產浪潮的推動下加緊邁開步伐。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便增資5.9億元啟動智能化立體倉庫等項目,打造“大數據”時代智能工廠。而溢達紡織也增資3.2億元建設智能生產線,提高整體生產效率。
強化跟蹤服務形成智能化發展氛圍
去年,《佛山市扶持企業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實施方案(2015~2017年)》正式出臺。方案提出,2015~2017年,每年在市級技改專項資金中安排5300萬元用于扶持大型骨干企業、勞動密集型中小微企業開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成套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生產線)改造,支持智能化成套設備(機器人)技術研發以及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高明區積極利用政策紅利,全力支持企業采用智能化成套設施建設數字化工廠。為了更好地推進智能制造,高明區與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項目管理部進行溝通交流,并達成基本共識,將盡快落實各項工作措施。
“未來高明企業已準備購入使用約375臺機器人,我們將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帶動性強、關聯度高的典型應用示范工程,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應用示范推廣。”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區經促部門將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進行貼身跟蹤服務,及時總結企業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加快智能裝備推廣的速度和質量。
此外,針對高明區自身實際,高明區正瞄準國內外著名的機器人生產企業,開展產業鏈招商引資,力爭引入一批工作母機、機械人、3D打印等關鍵項目進駐,形成智能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