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馬厭倦了在北京的銀行花數小時與客戶經理討論財務和各種投資選項。于是,她選擇了一款叫“靈璣”的手機應用,幫她預選資產組合并自動交易。
在利率低、國內股市不景氣和房地產價格受到壓力的當前,像馬這樣的中國小額投資者紛紛使用自動化顧問和交易程序,即所謂的機器人顧問,尋找經濟實惠的途徑,獲得能夠提高回報率的投資建議。
在中國,機器人顧問資產管理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據招商證券估計,到2020年規模將增至6萬億元。擁護者說,機器人顧問能以低于傳統的財富管理費用,提供一系列投資建議和渠道,從而給中國的小額投資市場帶來急需的多樣化和規范。
以前,許多中國小額投資者只投資自己熟悉的某類資產。在中國經濟以10%或更快速度增長時,這種方式常常會產生穩健的回報。但中國經濟放緩、股市波動及貨幣貶值,大大刺激了對機器人顧問和多樣化、定制化模式的需求。曾供職于渣打和花旗的鄭宇棟表示:“所有這些促使投資者轉變態度,考慮到投資一種資產或許不再有利,開始把雞蛋放進不同的籃子。”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