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當前的中國機床市場,一方面需應對行業下行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則孕育著轉型升級的無限希望。
傳統的機床制造商正在被“喜新厭舊”的用戶所拋棄,而生存下來的是那些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新企業。
沈陽機床集團,便是其中之一。
技術國際領先i5智能數控備受追捧
馬少妍,沈陽機床優尼斯工業服務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經理,今年上半年已經飛了全國多個城市,談了一批又一批客戶。目前,全國各地對沈陽機床旗下i5智能機床的需求火爆,甚至一機難求。“截止到6月,i5智能機床的訂單已經達到15000臺,后續按照每月約1000臺計算,到今年年底,i5智能機床的訂單量有望突破20000臺。”馬少妍說起i5智能機床的銷量時,信心滿滿。與去年同期相比,訂單量增長12倍,i5智能機床創造了機床歷史上新品類迅速占領市場的新奇跡。
行業形勢整體低迷,是什么讓i5智能機床備受追捧?
i5是工業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第一個英文字母均為i)的有效集成。i5智能機床采用的i5智能數控系統是沈陽機床集團投入11億元巨資,由其上海研發團隊經過2007年至2014年八年自主研發,成功開發的智能數控系統。該系統突破了機床運動控制系的技術瓶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讓數控機床真正具有了“中國大腦、中國智能”。使用搭載國產數控系統的智能機床就能為達到進口機床的加工精度,i5智能機床一經問世便備受市場好評。
更值一提的是,安裝i5智能系統的機床不僅可以生產零部件,還可以“生產”工業數據,即通過智能監控就能實時掌握機床工作量、耗電量等數據,這為沈陽機床集團引領行業變革、實現新的商業模式提供了可能。
創新商業模式向工業服務商轉型升級
據馬少妍介紹,如今,沈陽機床i5智能機床的銷售訂單中有七成采用的是租賃方式進行銷售,即按小時或者按加工量進行收費,有的行業一臺機床開機一小時只收10元錢。“通俗來說,客戶可零成本使用我們的產品,自由選擇付款方式,甚至可以做到‘有開工量才付費’。現在沈陽機床已經逐漸轉身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工業制造的服務商。”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說。
在傳統的一買一賣的銷售模式下,租賃何以成為可能?
關錫友的手機里有一個軟件,點開此軟件,對應i5智能機床的狀態便可看得清清楚楚,機床是不是在工作,加工什么,工作量如何,耗電量多少,這些數據一目了然。關錫友介紹:“這樣,按使用時間或創造的價值收費就成為現實。同時,一臺臺聯網的智能機床,也為智能化的社會生產和個人訂制提供了可能。”
租機床和租汽車一樣簡單。機床按照開機量收費,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一次性投資,同時也給企業最大程度擴大產能留足資金空間。眼下,這種新穎的租賃商業模式正逐漸被中國南方的中小企業認可。浙江的亞特電氣、河北邯鄲的鴻力軸承等廠家紛紛向沈陽機床拋來橄欖枝,建立智能制造合作關系。
從傳統的機床買賣,到機床租賃,再到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通過多年來的努力,沈陽機床已初步實現從傳統的產品制造商向工業服務商的轉型,實踐了機床融資租賃、智能工廠、經營性租賃等全新商業模式,受到市場廣泛認可。
實施i5戰略智能工廠布局全國
今年,沈陽機床計劃在全國建設30個智能工廠項目,目前已在山東、河北等地為客戶開建智能工廠10家,提供從機床設備到生產線設計等全流程服務。
近日,由沈陽機床和湖北十堰高明精密機械公司合資建立的行業內首個智能工廠項目——湖北圣偉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投產,該項目首期投資3000萬元,重點服務當地汽車零部件加工領域。
沈陽機床優尼斯工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智能工廠搭建的副總經理李曉雷說,沈陽機床提出的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高度契合了制造業轉型升級新需求,由其打造的新商業模式幫助中小企業擺脫重資產模式,較大提升了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引起了市場強烈反響。
在“中國制造2025”等利好政策的影響下,沈陽機床的智能工廠模式引起了國內汽車零部件、軸承、閥門、電子等行業企業的興趣。截至今年6月,除了湖北企業,已經和沈陽機床簽訂智能工廠搭建協議的企業達15家,在洽談中的還有三四十家。
由i5核心技術、智能機床產品、智能工廠、云平臺制造及結合金融推出的金融租賃新商業模式,這些要素的有機集成,形成了沈陽機床提出的“i5戰略”。
目前,沈陽市政府已確定將實施“i5戰略”計劃,以i5智能制造為龍頭,在沈陽市展開布局更為合理的智能化生產,推動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升級和全面振興。根據計劃,未來5年,沈陽機床將在以沈陽為軸心的全國制造業高地中,建設一批智能化工廠,實現從生產智能產品向提供智能服務的轉型,全面促進“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智造”。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