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家電巨頭進軍機器人產業不可能“朝發夕至”

時間:2016-08-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期,包括長虹、美的、格力、海爾在內的家電業巨頭紛紛跨界進軍機器人領域。這一是出于其自身生產的自動化升級需要,二是想謀求業務多元化,追趕新興產業的風口。

近期,包括長虹、美的、格力、海爾在內的家電業巨頭紛紛跨界進軍機器人領域。這一是出于其自身生產的自動化升級需要,二是想謀求業務多元化,追趕新興產業的風口。但面對新的入門者,一些機器人產業領域的專家則表示,家電巨頭的跨界進入,短期內對機器人產業影響不大,因為在這個強調技術與工藝積累的行業,想要“朝發夕至”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對于國內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業內人士也表示,應走出“關鍵零部件缺失”的認識誤區,要通過“稅收+標準”雙管齊下,才能真正讓這個高端產業運行于高端領域,從而在世界范圍內取得話語權。

進軍機器人產業不可能“朝發夕至”

16日,長虹集團在四川綿陽舉行“長虹-ABB戰略合作簽約暨機器人應用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宣布進軍工業機器人領域。長虹方面表示,將開啟“以人為中心”的大規模個人化定制模式,通過與自動化領域國際巨頭ABB的合作,推動旗下智能制造板塊的快速發展。

而此前,美的集團還對機器人領域“四巨頭”之一的庫卡集團展開要約收購。美的集團8月9日公告顯示,額外要約期結束時,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合計為3223.35萬股,占庫卡集團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為81.04%。由于此前美的集團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的股權,因此,在本次要約收購實現交割時,美的集團將合計持有庫卡集團94.55%的已發行股份。

董明珠則在近期表示,格力已具備了研發及生產數控機床、機器人等工業自動化設備的能力。據悉,格力正積極與一家國外機器人公司接洽,爭取合作。相比之下,海爾則偏重服務機器人領域。在發布掃地機器人產品后,海爾近期又推出了智能機器人Ubot。

對于家電巨頭為何扎堆跨界布局機器人產業鏈,有家電業人士表示,這一是基于家電企業自身生產中的自動化升級需要,因為家電是除汽車外機器人使用量最大的產業,隨著人工成本的增長和智能化升級需求的提高,家電廠商需要大量的機器人;二是目前家電業進入低迷期,在業務多元化需求背景下,企業在追趕產業升級的風口。此外,進軍機器人產業也是響應國家政策,并可獲得一定的補貼。

而另一方面,多位接受采訪的機器人領域專業人士均表示,家電巨頭的跨界進入,短期內對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可能不會有什么顯著影響。如某上市公司研發副總裁表示,從自身研發角度看,機器人產業強調高技術與高工藝,需要長期的積累,“朝發夕至”幾乎不可能;而從并購角度看,基于交易對方的技術保密和限制條款,則更相當于財務投資。某投行人士也表示:“如果整合不到位,強強聯合獲得的可能不是更強,反而是更弱。”

“關鍵零部件缺失”是個認識誤區

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站上風口的機器人產業在資本的催動下,已略顯浮躁。高端產業低端化、缺少核心技術等成為突出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目前,國內規模以上的機器人企業達800余家,其中有200多家為機器人本體公司。同時,各地在建園區超過40個,各地出臺的支持政策則多達77項。

近期,在工信部裝備司部署下,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等組成調研小組赴長三角、中西部等地區,對各地機器人產業發展情況、扶持政策制定及落實等進行調研,參加實地調研及座談的企業近百家。

“發展機器人產業,我認為首要的是建立精密制造文化。”原發那科首席研究員梁珩學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首要問題不是技術,而是沒有精密制造的文化氛圍,產業充斥浮躁心理,技術就無法通過工藝體現在產品中。“等建立了精密制造文化后,再介入并購可能會好一些。”對此,該產業鏈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也表示,目前,因工藝不達標,同樣技術下,國產機器人產品在穩定性等指標上顯著低于國外產品。

新松機器人副董事長、總經理曲道奎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發展機器人產業,一是要走出動輒歸咎于“關鍵零部件缺失”的誤區,二是通過“稅收+標準”雙管齊下,讓產業真正回歸到市場,讓好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真正讓這個高端產業運行在高端領域,從而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下一輪產業和技術升級的話語權。

曲道奎認為,機器人產業發展不好的“板子”不能打在零部件上。“全球范圍看,既有零部件大廠也有整機大廠,關鍵是各自擁有的核心競爭力;關鍵零部件與整機是供求關系,整機發展起來才能為零部件提供持續的發展動力。換句話說,即便零部件產業發展起來,也不能等同于機器人產業就會發展好。”曲道奎強調,中國發展機器人產業一定要走出這種錯誤邏輯,而新松機器人做零部件也不是因為“關鍵零部件缺失”,“這是一個利潤很好的中間環節,中國具有那么大的市場份額,新松沒有理由不做。”

針對目前的產業現狀及問題,曲道奎支招強調“稅收+標準”雙管齊下。在曲道奎看來,因涉及標準制定和認定,現有的補貼政策等不可能對所有企業做到公平公正,解決的辦法就是國家從稅收層面進行調控,通過利潤調節(返稅),讓真正有技術、有市場、有盈利能力的企業脫穎而出,讓打著新興產業幌子騙補、業績不佳的企業自動出局。此外,曲道奎強調,標準是產業未來的競爭力,在新一代機器人標準還未形成前,中國應把握這個切入機遇,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通過擁有標準來切入產業,并構建產業競爭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