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在收購中壯大的技術隊伍
2013年3月,谷歌收購了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杰弗里·希頓創立的深度學習企業DNNresearch,真正奠定了谷歌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領域的領先地位。
2014年年初,谷歌又以4億美元的架構收購了深度學習算法公司——DeepMind。DeepMind通過創造出強大的通用學習算法來推動全球商務和游戲產品的發展,這次的AlphaGo正是DeepMind的產品。
在先后收購了8個機器人公司和1個機器學習公司后,谷歌還在無人駕駛汽車等新業務中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
蘋果:打造人工智能生態
2012年,蘋果公司就以語音識別系統Siri作為其向人工智能進軍的標志。Applewatch可穿戴設備的面世,更向外界表明了它要將人工智能進行到底的決心。不過對于人工智能技術,蘋果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個圍繞iOS的智能生態。
從智能汽車CarPlay系統來看,它的目的是成為iPhone和汽車之間的媒介。
用戶連接iPhone手機之后,可通過CarPlay系統訪問手機上的聯系人、郵件、通知、地圖導航以及音樂播放等,該系統還可實現基于Siri的語音控制,以保證司機免操作,安全駕駛。
微軟:這次不能再錯失機遇
錯失智能手機讓微軟后悔不已,人工智能這一波他又怎么會錯過?2014年,微軟在Build大會上推出的虛擬個人助理服務Cortana,預示著它正在向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發展。
微軟的研究人員曾在學術論文中表示,微軟最新的深度學習系統在分辨2012年版的ImageNet圖像數據庫時,錯誤率只有4.94%,相比于普通人的5.1%,這是人工智能首次在識別圖像的錯誤率上面超越了人類的水平。
除此以外,微軟還在研究“隱形用戶界面技術”,可以讓用戶在觸摸或發出語音指令之前,設備就能“明白”他們的意圖。
騰訊:應用場景廣泛豐富
騰訊財經開發的機器人“Dreamwriter”,能根據算法在第一時間自動生成稿件,瞬時輸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鐘內將重要資訊和解讀送達用戶。
只是騰訊探索自動化寫作的第一步,未來將會有大量的短消息稿需要機器人協助完成,因為財經新聞每天都有大量的經濟數據要公布,比如公司財報、信貸等,機器人可以快速收集分析數據。未來,Deramwriter還將探索大數據服務新聞生成,以及機器人智能算法寫作。
騰訊優圖團隊致力于研究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深度學習,在人臉檢測、五官定位、人臉識別、圖像理解等領域都積累了完整的解決方案和領先的技術水平,并在人臉識別驗身、圖像智能鑒黃、QQ音樂哼唱識別中得到廣泛應用。
百度:智能學習提高準確率
除了李廠長在兩會上反復建議的無人駕駛汽車外,“百度大腦”也是百度人工智能的一個,目前百度大腦“大約相當于兩到三歲孩子的智力水平”,融合了深度學習算法等多項技術,實現了實時學習和成長,自帶一套巨大的深度神經網絡。
目前,通過百度大腦的思考,語音識別的相對錯誤率降低了20%—30%,掃描文本圖像生成漢字文本的相對錯誤率降低了30%,相似圖像搜索效果顯著超過同類產品,通過大數據顯著提升廣告點擊率,提升網頁搜索排序質量等等。
從各大巨頭紛紛投身人工智能的熱潮來看,盡管人類大腦將生物秘密隱藏得還很深,但是“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的時代已經到來。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