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外媒:“中國制造”品質攀升,“仿造”向“智造”轉變

時間:2016-08-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外媒稱,當一個新的點子出現,美國人把它變成商機,中國人復制它,歐洲人則為之制定規章。

外媒稱,當一個新的點子出現,美國人把它變成商機,中國人復制它,歐洲人則為之制定規章。歐洲工商業聯合會會長埃瑪·馬爾切加利亞的這番話并沒有那么諷刺。

法國《回聲報》8月9日刊文稱,美國人仍然是企業創新方面的冠軍,像臉書、空中食宿網站或優步這樣的“迷你跨國企業”不到十年就成為全球巨頭的風潮證明了這一點。歐洲人也一直是規章制度方面的先驅者,以前對待微軟、現在對待谷歌都是如此。至于中國人,他們憑借仿造經歷了數十年無拘無束的增長,就像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在上世紀70年代以及法國在“光榮三十年”間曾經做的那樣。不斷有西方企業成為中國仿造的犧牲品。

但是,中國人變了。以前他們甚至拒絕接受知識產權的觀念。之后,他們開始申請專利,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的專利申請越來越多,質量也越來越高。如今,他們開始將專利作為一種武器。

華為在這方面樹立了良好的榜樣。2003年,這個中國通信設備行業的領頭羊曾因涉嫌抄襲思科公司的技術而被逐出美國的某些市場。如今,憑借大約5萬項專利,它向美國移動電信公司以及韓國三星公司提起訴訟,想取代三星作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生產商的地位。其他中國企業也使用了專利武器,例如全球排名第五的智能手機生產商小米或者名氣不大的佰利公司,后者狀告蘋果公司侵權。

文章稱,這只不過是中國轉變的跡象之一。中國的生產商不再制造基礎產品,而是開始提高檔次。他們不再滿足于出口商品或者購買美國債券,而是越來越多地從外國企業手中得到市場、技術與品牌。他們從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起步,繼而擴展到工業、服務業、休閑娛樂業甚至歐洲的足球俱樂部,就像日本人在上世紀80年代購買美國的電影公司。

文章認為。中國的的確確進入了發展新階段。這是一條困難重重、荊棘叢生的道路,還有泡沫風險。但如果歐洲人以為只要制定新的規章制度就能與新的中國競爭,那就錯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械傳動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