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鉆”進患者身體 醫生“指揮”做手術

時間:2016-08-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外科手術機器人。

突破了人手局限,有7個可旋轉540°的手術器械,可以模擬人手腕的靈活穿行,在人手不能觸及的狹小空間也能精準操作……近日,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膽道科李富宇教授連續完成多例膽囊癌根治術、肝門膽管器根治術、肝內膽管結石及肝腫瘤切除、胰腺腫瘤切除等肝膽外科疑難手術,借助于術后加速復外科理念,所有病人均可第二日下床活動,術后3~7天出院。

據悉,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外科手術機器人。它的設計理念就是用微創的方法,實施復雜的外科手術,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泌尿、胃腸、肝膽胰腺、心胸外科、小兒外科及婦科領域。

李富宇介紹,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包括醫生操作系統、床旁手術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三個部分,在手術室內通過數據傳輸光纜連接為一體,實現交互式信息傳遞;手術時需要兩名進行過專門訓練的醫生,主刀醫生在控制臺前控制機器人手臂的運動以完成手術,另一名醫生在患者旁協助。

“達芬奇機器人”有何優勢明顯?“突破了人眼局限,可以進入人體內部,手術視野放大了20倍,為主刀醫生呈現患者體腔內三維立體高清影像。”李教授介紹,機器人還突破了人手局限,有7個可旋轉540°的手術器械,可以模擬人手腕的靈活穿行,在人手不能觸及的狹小空間也能精準操作,具有人手無法比擬的穩定性和精確度,還可以濾除不必要的顫動,超越了人手的精確度。

此外,機器人手術不需要開腹,創口僅在1厘米左右,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大大縮短術后住院時間。機器人還有實時監控系統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杜絕誤操作的發生,同時避免了主刀醫生與病人的直接接觸,可減少手術醫生的感染(如乙肝、艾滋病等)風險。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