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石破天驚,中華有為,華為如何繪就人工智能“狼圖騰”?

時間:2016-07-2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華為今年要把手機芯片的自給率從30%提升到70%,這標志著華為自主研發芯片的技術已經日臻成熟。

在半導體領域有一個著名的摩爾定律:每隔18個月,芯片的集成度就會提高一倍。但是這個定律遭遇到物理學的發展瓶頸,而美籍華人科學家胡正明發明的FinFET打破了英特爾宣稱的半導體極限,延續了摩爾定律的傳奇。但這個榮獲美國最高技術獎的發明被首次用在華為的麒麟950芯片上,令麒麟950芯片的功耗較同類芯片減少一半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手機芯片。而使用了麒麟950芯片的華為Mate8也成為華為叫板蘋果的“大殺器”,逼迫蘋果要提前發布iPhone7。

目前在3C制造,特別是手機領域,有且只有蘋果、三星、華為擁有自己的核心芯片,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三足鼎立,華為作為中國智能制造的翹楚,厚積薄發,自主研發造就了其強大基因,華為大有追趕蘋果、三星的后來居上之勢。據說,華為今年要把手機芯片的自給率從30%提升到70%,這標志著華為自主研發芯片的技術已經日臻成熟。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一家成功的世界級民營企業,離不開其領頭羊的正確掌舵,任正非,這位軍旅出身的企業家以“狼性思維”帶領一群年青人,在強手如林的高科技領域殺出一條血路,發憤圖強,神話般締造了一家堪稱中國翹楚的高科技企業,創造了中國制造業企業的奇跡。這或許就是華為傳說中的“狼性文化”吧,而我更樂意自作主張的賦予其一個文雅的名字——狼圖騰。

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陪同習近平主席參觀華為英國公司

作為一個不敢號稱資深的華粉,中國傳動網小編曾有幸拜讀任正非的《華為的冬天》,對華為“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頗感興趣。中華有為,志存高遠,當中國智能制造業進入新常態后,面臨去庫存、補短板、供給側的結構性調整,改革的過程必然是痛苦的。中國制造2025大戰略為中國制造業由“大”變“強” 指明了方向,盡管轉型驅動創新是必然,但海內外的唱衰之聲猶如濤濤江水,任正非的霸氣宣言猶如暗夜里的星光,既給予眾多尚在國際化進程中上下求索的中國企業以無限的勇氣,也昭示了企業大成功的華山絕徑。

任正非陪同荷蘭首相Mark-Rutte參觀華為公司展廳

而任正非的每一次講話,對樓宇、3C制造、智能制造界來說都是不可錯過的一個焦點,管中窺豹,我們總能從任正非的內部講話中觸摸世界人工智能前言氣息,借鑒其成功之道。就在7月22日晚上10點,華為心聲社區上的一篇1.3萬多字的長文又成功引起了媒體的騷動。

這篇文章主要記錄了任正非在2016年5月5日、5月6日、5月17日、5月18日與多位Fellow座談會上的講話。在講話中,任正非除了談到華為“管道戰略”,5G、終端、軟件、芯片以及華為文化等諸多話題外,還談到了VR與人工智能。

華為瑞典研發中心

VR,即虛擬現實技術,其主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自然技能和傳感設備等方面。具有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自主性等特性,在電力、石油、礦產、軌道交通等應用領域方興未艾。對此,任正非認為VR將來會有個泡沫期。任正非表示,“VR需要低時延,我們還做不到,也許以后會有一些科學定理新發明,但是現在還沒有。所以,我們要理性認識VR/AR的產業發展規律,保持戰略耐心。AR/VR的發展速度太快,就會出現泡沫。為什么VR將來會有個泡沫期,關鍵是沒人能解決時延問題。”

對于人工智能,任正非的也講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話:

“人類創造的新人類有可能取代我們真人類,這是霍金和比爾蓋茨以前的觀點。我們看到負面的一面,也要看到正面的一面。人類的生產、服務過程可能實現人工智能化,過去我們所期望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極大豐富都可能實現,至少精神財富方面是可能實現的。比如,將來新人類可以一秒鐘讀完莎士比亞,兩秒鐘把美國圖書館的書籍讀完,三秒鐘學完幾百種語言……。生存80年,真人類可能就死亡了,但是新人類可以把靈魂和軀體相分離,把“靈魂”放在數據庫,重新換一個機器軀體,就變成80歲智慧的20歲小姑娘;再過80年,它變成160歲智慧的20歲小姑娘……再接下來,它可能還會有千年的智慧結晶。這樣的人類創造的電視劇,就不會再出現抗日神劇,因為它懂歷史、懂科學。新人類肯定比我們真人類更智慧,讓我們的生產、服務智能化。”

對于任正非關于VR及人工智能的判斷,我們不好妄下結論,但一個不可忽略卻又常常被忽略的事實是,華為早已在人工智能領域精心布局。華為的主航道就是要攻克大信息流量的疏導,大數據里最大的困難就是發熱,硬件工程、電子工藝最大的問題是散熱。未來50%的能源將消耗在芯片上,散熱和發熱機理也可能是電子技術最核心的競爭力。所以,發熱機制與散熱問題是大數據傳送的關鍵挑戰。華為近幾年來不斷加大芯片發熱的機理問題研發力度,秉承“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的原則,華為不斷實現自己的工程、交付、流程人工智能化,幫助客戶提高與用戶之間的黏性,給運營商帶來現實的價值。

中國智能制造,走“強”!

事實上,作為“虎狼之師”,華為的目標絕不是中國本土,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華為也不是單獨上下而求索。據路透社近日報道,通用電氣首席數字官比爾·路哈表示,該公司將聯手華為拓展新一代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據悉,通用電氣希望借助互聯網促進機器間的互聯互通,通過所獲數據提高生產力,減少排放和燃料消耗。該公司指出,借助高效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可以在今年的生產過程中削減約5億美元的費用。

如今華為正大手筆繪就“狼圖騰”,在人工智能領域,假使華為果真能夠成為第一家站上世界之巔的中國高科技企業,那對控制器、減速器、伺服電機亦或芯片等智能制造核心技術長期需要依賴進口的制造業企業來說,該是多么令人揚眉吐氣,蕩氣回腸的“中國夢”、制造業“強國夢”又該是多么強勁有力!

(本文綜合網易科技、新浪財經、深圳新聞網,由中國傳動網整理而成,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