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論道“自主創新”

時間:2016-07-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質量協會、科技日報社、新華社瞭望智庫、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自主創新”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7月23日在北京舉行。

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質量協會、科技日報社、新華社瞭望智庫、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自主創新”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7月23日在北京舉行。

本屆論壇以“自主創新”為主題,旨在探討中國制造的未來之路,打造制造業版的“達沃斯論壇”。論壇引來了眾多中國企業界精英、知名專家學者、相關協會負責人、資深媒體人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制造業的機遇與挑戰,為中國制造業諫言。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論壇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首次正式宣布格力進入多元化時代,并引起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本次論壇緊扣“自主創新”領域的熱點焦點問題,就“以創新引領機械工業由大變強”、“中國制造的質量創新”、“良幣驅逐劣幣,讓中國制造回歸本源”、“企業技術標準競爭策略”、“強化基礎支撐自主創新”等重大議題進行了深入的、建設性的探討。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認為未來5年是智能化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過程中,格力要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才有底氣,國家才有尊嚴。只有改變了自己,我們才有能力改變別人,因為我們要脫胎換骨,讓我們從大到強的轉變,不是簡單的加工,不是簡單依賴別人的技術來實現自己的生存,而我們只有創造才能實現我們的生存,只有創造讓我們能走向世界,只有創造才有可能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對于制造業的理解,我覺得要有創新的意識,要有挑戰的精神。

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認為,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缺少核心的關鍵性技術。他認為中國制造“四基”面臨嚴峻挑戰:高端裝備所需的關鍵基礎原材料、關鍵基礎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先進基礎工藝缺乏廣泛應用,基礎技術支持沒有保障。針對這些問題,他強調只有協同才能創新,提出“要發揮產學研用積極性,組織聯盟,分工合作”。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認為,在下一步實施創新戰略中,必須注重以下幾點:一是要強化基礎性研究能力,二是要針對國民經濟重大專用生產裝備建立產學研聯合和自主創新體系,三是要發展高端裝備、加快建立自主創新產業體系,四是要推進兩化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資源,五是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

論壇最后發布了“中國制造創新宣言”:堅定自主創新,讓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跨越;堅守工匠精神,讓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跨越;堅持核心科技,讓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跨越;堅定不移,矢志不渝,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