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先后被紅杉資本、賽富亞洲等全球知名投資機構跟投的東莞市李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李群自動化”),對外發布了國內首個基于工業機器人的安卓系統操作平臺。同時,該公司還簽約首爾大學教授FrankC.Park作為首席科學家,將在國內率先啟動機器人高端算法及機器人智能應用領域的前沿成果產業化探索。
移動端搜集數據為“機器換人”企業減支提效
作為在松山湖成長起來的國內高端工業機器人研發企業,李群自動化是松山湖最近數年涌現出來的機器人創新企業代表。李群自動化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領銜的運動控制與先進裝備技術國際研究團隊。2010年,該團隊作為廣東省首批引進的12支創新科研團隊之一進駐東莞松山湖。在此之前,李澤湘已先后與同事及其學生在珠三角地區創辦了固高科技、大疆科技等國內機器人領域知名企業。
2011年,在李澤湘的鼓勵支持下,李群自動化在松山湖創辦,并將工業機器人視為企業發展方向。企業成立后,憑借在機器人視覺系統及運動控制領域所積蓄的技術及人才優勢,李群自動化逐漸成為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內響當當的品牌。該公司研發的第一臺機器人服役超過1.8萬小時,自動檢測單機完成器件超過200億件,累計包裝食品超過100萬盒。這些成績,也讓他們獲得投資界的青睞,先后引入紅杉資本、賽富亞洲投資基金等機構數以千萬美元的股權融資,成為東莞機器人領域少有的高估值成長型企業。
在14日舉行的“新智造·新未來”2016李群自動化年度發布會上,該公司發布了一款全新產品——安卓系統操作平臺。這是一個基于工業機器人實際應用需求的移動端操作平臺,只見工作人員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安裝了一個平臺APP,然后通過WiFi聯接網絡后,在軟件上輸入任一機器人的代碼,就可以通過點擊手機屏幕界面上幾個簡單明了的功能鍵,實時指揮機器人的行為。
“這個操作系統目前來說可以解決機器人用戶兩個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很多實施‘機器換人’的工廠主管需要不定時檢查每臺機器人的運轉情況,以前沒有移動端操作平臺的話,只能拿著筆記本電腦一臺一臺地插線查看,既不方便,效率也低;另一方面,有了這個操作平臺,機器人運行的情況數據就可以實時通過網絡上傳到云端,這些數據的收集對于研發機器人運行的健康狀況很有幫助,方便售后服務人員發現問題后快速反應,對癥下藥,從而延長機器人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李群自動化研發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要實現上述兩個目標,并非所有機器人企業都能做到,背后需要機器人本身有高精準度的視覺抓拍、運動控制等技術為支撐,目前國內大多數工業機器人產品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但這卻是走向智能工廠的趨勢所在。李群自動化先行一步布局這一領域,便是希望能夠從廣大機器人客戶使用過程的“痛點”出發,與代理商、服務商、集成商、制造商、配套供應商合作等產業鏈上下游建立起合作創新的生態體系,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完善補充產品系列及機器人周邊配套產品。
國際合作布局機器人智能化應用
聘請首爾大學教授FrankC.Park作為首席科學家、與連碩學校簽訂機器人服務人才聯合培養計劃,是李群自動化在發布會上給業界帶來的另一大驚喜。
FrankC.Park常年在國外知名高校從事機器人領域研究,目前,其所研發出來的機器人高端算法,已經在多次測試中證明可以大幅提高機器人的智能化應用水平。
FrankC.Park告訴記者,根據估算,在整個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的成本中,來自軟件系統領域的成本已經占到系統集成成本的40%。而這些軟件成本很大程度與目前機器人產品智能化應用水平不高有關。
比如,在現有的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很多企業主發現一臺機器人買來的成本并不算高,但由于產品采取的算法技術所限,這臺機器人往往只能用于一種產品的生產,一旦企業要調換生產另一種產品,原來的軟件算法就不管用了,企業必須多花上幾萬元定制新的軟件系統,這樣一下來,“機器換人”有時非但沒有把成本降下來,反而成本有可能提高了。
此次由首爾國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李群自動化合作共建的機器人高端算法產業化項目,將攻堅的就是上述難點。他們計劃用最快2年的時間,在機器人智能化應用領域有所突破,通過逐步實現機器人人工智能化,降低工業機器人軟件系統成本,促進工業機器人使用過程的能耗指標。
而李群自動化與連碩學校簽訂的機器人服務人才聯合培養計劃,則將會利用連碩的教育平臺和教育網絡體系為李群自動化持續提供機器人應用專業人才。
擬出臺行動計劃支持智造探路
賽富亞洲創始合伙人閻焱從投資人角度表示了對李群的認可。他透露,賽富已經在國內投資了成百上千個項目,其中約60%投的是互聯網領域,約30%投的是新能源或醫療健康領域,另外10%投的是新材料領域,而工業領域回報周期較長,很少受到投資機構的青睞,可為何賽富獨獨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投了李群自動化呢?他進一步解釋說,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往往是有沒有看準要投資的人靠不靠譜。在他看來,“李群公司這群人在機器人行業所做的事不僅成功概率比較大,而且希望李群未來成為改變中國工業4.0的標志和旗艦”。
松山湖(生態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園區已引進研發生產型機器人與智能裝備企業140多家,以及以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為代表的9家機器人產業專業平臺和機構,初步形成以機器人系統集成商、核心零部件和智能裝備企業為主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在這其中,以李群自動化為代表的從事設備組裝與系統集成企業數量最為龐大,其業務主要涉及電子、服裝、五金加工等傳統制造業領域,與東莞強大的制造業基礎有著緊密聯系。
接下來,該園區將制訂出臺加快園區發展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的行動計劃,繼續支持李群自動化等企業在智能工廠等領域積極為“東莞制造”向“東莞智造”轉型探路。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