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實踐,引起央媒關注。昨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播出“中國經濟新亮點”深度調查節目,專題聚焦佛山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為全國制造業突圍探路。
該專題報道分為“發揚工匠精神,佛山探路智能制造”、“機器換人,引領傳統制造變身智能制造”、“各方發力推進智能制造,金融創新解決融資難題”三個篇章,全面、深入探討佛山黨委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近年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探索實踐。
央視記者深入佛山多家機器人研發生產企業、傳統制造業企業及金融服務企業采訪,了解企業應用機器人設備、促進智能制造發展的動態。其中,廣東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手臂型機器人廣泛應用于家電、手機、五金、廚衛等各個行業各類工種,用戶已達2000多戶;東鵬潔具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智能設備生產線后,不僅生產效率提高了40%~50%,同時保證了產品的一致性,對產品質量的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順德科創管理有限公司則通過融資擔保、轉貸資金、信貸補償金等金融創新,與金融機構一起,解決中小企業在智能設備改造中面臨的資金難題。
央視介紹,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在2015年底擔當起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重任,明確將以智能制造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主攻方向,為全國制造業突圍探路。
佛山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為佛山制造業智能轉型搭臺,先后成立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和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著眼于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關鍵技術突破及行業應用推廣。目前,以建設中國智能制造先進城市為目標,佛山已有超過12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用機器人超過4000臺,今年佛山計劃在陶瓷、紡織、家電等傳統行業建立100條機器人示范生產線,打造柔性化生產、產品化應用示范工廠。央視評論說,佛山在智能制造、機器人產品研發創新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創新踐行工匠精神,成為推動佛山智能制造的重要動力。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市委書記魯毅表示,佛山制造產品出口到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出口競爭力,還需要佛山制造進一步解決產品標準、質量、品牌等一系列問題,弘揚工匠精神因此成為佛山這座制造業城市非常關注、重視的一件大事。魯毅說,佛山市主要通過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鼓勵企業使用包括機器人在內的智能設備,具體包括對企業引進首臺(套)智能設備的獎勵以及通過技術改造之后增加稅收的事后獎補等措施,這些舉措得到了我市企業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