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資本扎堆集成電路行業 智能芯片排位賽升溫

時間:2016-07-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年來,在政策強力扶持引導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通過并購重組迅速壯大,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在國際超級計算機大會上奪得冠軍,其核心部件首次實現芯片"全國產";中星微發布我國首款人工智能處理器"星光智能一號"……近年來,在政策強力扶持引導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通過并購重組迅速壯大,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的階段性成果。但總體而言,集成電路產業強而不精,結構性風險依然存在。在并購重組捷徑之外,"中國芯"的強大更要走技術創新之路,把握前沿科技發展趨勢。如今,人工智能熱火朝天,5G物聯網時代愈來愈近,中國芯片廠商加快在物聯網、5G、AR/VR、人工智能、工業4.0、車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領域另辟蹊徑,或能更快地實現彎道超車。

政府"強芯",資本扎堆集成電路

全年進口額超過原油、自給率不足10%……過去幾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現狀集中展示了中國在科技領域嚴重依賴進口的殘酷現實。隨著國家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改變芯片受制于人的現狀,迅速上升為國家戰略。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總規模近1400億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亦稱"大基金")隨即正式成立。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又將集成電路產業放在重點聚焦發展的十大領域之首。

目前,"大基金"已承諾投資468億元,至2015年底已直接帶動國內社會投資逾千億元。在政策激勵和"大基金"示范效應下,集成電路已成為地方政府強力扶持的重點產業,資本不斷輸入。近日,"大基金"首次在地級市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由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三級政府聯合國家大基金、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共同設立的福建省安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成立,目標規模500億元,首期出資規模75.1億元。廈門市日前也出臺政策,明確將成立不低于5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北京中關村近日宣布,將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園,在全球范圍內對為區域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做出貢獻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大型企業給予1億元的資金支持。

事實上,北京、上海、四川、廣東等較早成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省市,募資工作正不斷推進,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其中。

4月21日,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合作備忘錄簽約,標志著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順利完成首期募資285億元規模。該基金由上海科技創投集團、上汽集團、國家大基金等單位共同出資,重點投資集成電路制造業。6月24日,海格通信發布公告稱,與粵科集團、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就廣東省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基金開展戰略合作,三方共同設立集成電路發展母基金--廣東粵科海格集成電路發展母基金。該基金總規模暫定為45億元。

逆勢增長,結構性風險尚存

集成電路即俗稱的芯片,被形象地比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代表著一個國家高端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水平。在政策推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猛。根據SIA公布的數據,201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為3352億美元,同比下降0.2%。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卻實現逆勢增長。工信部賽迪顧問數據稱,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達3597億元,同比增長19%。

通過一系列并購重組,我國迅速形成了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2014年12月,長電科技和淡馬錫簽訂協議,宣布以7.8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芯片封測廠商新加坡星科金朋的全部股權,一躍成為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的半導體封裝企。

與此同時,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初見成效:上游芯片設計環節有海思、展訊、紫光等;中游制造環節有中芯國際等;下游是封裝測試環節,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在產業聚集區方面,形成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域,銷售收入占比達90%以上。

盡管如此,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結構性風險不容忽視。例如,產品大多集中在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等中下游產業鏈。在商用芯片領域,中國企業還缺乏話語權,與英特爾、高通等行業巨頭有很大差距,依然需要大量進口。海關總署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313996百萬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進口金額達14303.4億元,同比增加7%。

新興市場謀彎道超車

如今,全球芯片市場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在并購重組、中國市場需求增長、政府扶持政策等利好因素下,存儲芯片廠商紛紛來華投資設廠,全球半導體產業從臺韓向我國轉移的趨勢漸現。另一方面,智能手機增速變緩,PC市場萎靡,全球芯片需求持續疲軟,英特爾、高通等國際廠商紛紛布局物聯網、VR、5G、人工智能等新市場。

Gartner預計,2020年將有超過260億個設備接入物聯網,涉及工農業、金融保險、交通運輸、汽車等領域,從應用到芯片都醞釀巨大市場。這有望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彎道超車的良機。

在具體路徑上,兼并重組是產業擴大規模、提高技術的捷徑。專家預計,今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仍將是兼并重組,并在數量和金額上有所突破。

歸根到底,中國芯的強大需要靠自主創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挖掘市場先機。近日,中星微電子發布中國首款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星光智能一號"的最新成果。這標志著我國在神經網絡處理器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上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國視頻監控行業發展由模擬時代、數字時代跨入智能時代。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