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技術普及將結束低成本勞動力競爭時代?

時間:2016-07-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未來二三十年內,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就將有56%的支薪工作被自動化和各種先進科技替代。

近期,國際勞工組織(ILO)通過一系列研究得出結論:未來二三十年內,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就將有56%的支薪工作被自動化和各種先進科技替代。

外媒報道稱,大規(guī)模的替代當然不會一夜間發(fā)生,但是現在已經在進行之中了。比如,在汽車和電子設備制造行業(yè),不少以前由低等級技工負責的工作現在都已經交給了機器人。如果政府和企業(yè)主愿意投入教育和訓練,讓勞動者去適應那些新的,技術含量更高的工作,那這種轉變就會有助于提升生產率和工資,讓所有人獲益。不過,如果政府和企業(yè)主一味依靠低成本的勞動力,將其視為自己的重要競爭優(yōu)勢,那他們就將面對在全球競爭中落后的風險。

研究覆蓋的五大行業(yè)當中,防治、服裝和鞋類的工人是受威脅最嚴重的。在東盟成員國內,大約有900萬就業(yè)機會來自這些地方。這些人做的大多都是一些很簡單的手工作業(yè),很容易就可以被自動化取代。

在越南,一家服裝廠已經在去年投資購買自動化裁剪機,每部機器能夠取代15個工人。現在18個月過去了,事實已經證明用機器要比雇人合算。每個工人管理三到四部機器,需要的人手大為減少了。事實上,自動化的發(fā)展還不僅僅限于東南亞。縫紉機器人很可能會在歐洲和美國遍地開花,因為不少企業(yè)都希望能夠將生產環(huán)節(jié)本地化,更加接近目標市場。阿迪達斯最近就在德國推出了新的Speedfactory機器人,計劃將中國的生產轉過來。

就連中國自己,為了和低成本的鄰居們展開競爭,也在投資于機器。比如香港年產襯衫過億的溢達集團就在中國工資上漲時選擇了投資自動化生產,以提高生產率。東南亞國家勞工失業(yè)風險最高。印尼紡織、服裝和鞋類行業(yè)大約64%的人都將被機器人取代,越南的比例是86%,柬埔寨是88%。

“那些靠著低成本去競爭的企業(yè)必須想辦法重新定位了。”國際勞工組織雇主活動局局長弗朗斯-馬辛在聲明當中指出,“政策制定者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更有益的環(huán)境,增大人力資本投資,幫助研究和開發(fā),推動高附加值生產。”

報告并沒有涉及并非東盟范圍內的孟加拉,但是說起對于廉價勞動力的依賴程度,恐怕這個國家才是全球之最。他們的服裝行業(yè)有400萬勞工,為國家貢獻總出口的82%。

全球就業(yè)與發(fā)展智庫JustJobsNetwork總裁德萬指出,孟加拉當前的狀況是很成問題的。“如果我覺得低成本勞動力是我的競爭優(yōu)勢所在,那我為什么要升級我工人的技術呢?他們技術好了,就會要更多的薪水。”孟加拉還高度依賴一個行業(yè),這就意味著,一旦這個行業(yè)中的工人因為自動化失去了工作,其他行業(yè)還沒有吸收這些人的能力。

“長期角度看來,這種利用廉價勞動力的模式總歸是不能持久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yè)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