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日本人為何如此熱衷機器人產業?

時間:2016-07-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6年是“機器人革命元年”,那么,日本的機器人革命能否不負所望,發揮振興日本經濟的作用呢?

機器人產業被稱為“技術創新的象征”、解決少子老齡化社會人手不足的“王牌”、開拓世界市場的“成長產業”。發展這一產業成為日本政府各種振興經濟“高招”中的一個“絕招”。2016年是“機器人革命元年”,那么,日本的機器人革命能否不負所望,發揮振興日本經濟的作用呢?

事實證明,多年來日本發展和應用機器人已對其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還將日益加深和擴大。

(一)提高各產業的勞動生產率

用機器人做工可節省原材料,保證產品質量穩定,不憚在惡劣環境中做工而且不眠不休,節省勞動保護所必需的空調、照明等開支,可實現在同一生產線交替制造不同型號產品。越來越多的日本制造企業采用機器人取代勞動力,大大提高了全員勞動生產率。事實上,2016年初日本已有一家企業計劃用一年時間建成世界上第一家全自動化農場: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部農活由機器人來承擔。

日本服務型機器人

此外,日本服務業等非制造領域占GDP和就業人數的比例均為70%左右,勞動生產率相對低下。因此,日本也在勞動密集的服務業等非制造領域擴大機器人應用。具體來看,家庭用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和普及,不僅可望減輕煩擾工薪人員的家務勞動,而且可望將廣大主婦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加入產業勞動者的隊伍。而在物流、批發零售等流通行業和商業流通領域開發機器人用于“對物或對人作業”等,對提高相關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和改進服務質量都可望產生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還在醫療領域,開發和普及“手術輔助機器人”、“在線醫療”以及能利用人工智能學習臨床醫學知識從而可熟練應答患者質疑的“對話型問診機器人”等。

(二)促進經濟增長

除提高勞動生產率外,機器人的發展還通過刺激設備投資和工業產品出口等對經濟增長做貢獻。

日本經濟產業省近畿經濟產業局板倉孝雄通過對日本機器人相關企業和機構進行采訪調查,并與市場預測相結合,得出結論:機器人產業帶動間接關聯產業部門的“間接波及效果”相當于機器人產業帶動直接關聯產業部門的“直接波及效果”的2.38倍,高于一般制造業的波及效果倍數(大約為2)。

這意味著,機器人產業不僅以其本身發展為經濟增長貢獻產值,而且通過刺激整個相關產業鏈及其延長線的發展為經濟增長做貢獻。

(三)緩解少子老齡化導致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人口老齡化可以說是發達國家的一個共同現象,日本的老齡化、人口減少、少子化等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據預測,至2050年,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可能達到40%,在發達國家中居首位;在所有3000萬人口以上國家中,日本少子化問題最嚴重。

為解決人口結構的超少子化和超老齡化帶來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引入機器人或可發揮一定的作用。產業機器人的應用可通過直接頂替或“人機合作”等方式成為“勞動的補充力量”;輔助機器人可使年老力衰但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獲得年輕員工那樣的力氣,也可能讓力氣不如男性的婦女承擔只能由男性承擔的作業;福祉機器人的應用有望提高老年人的福祉(如陪伴機器人、機器人寵物可減輕獨居老人的孤獨感)...

(四)促進產業技術水平提升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通過開發“人、機器人與信息系統”這三者相互融合的技術以及“人工小腦功能”器件,提高機器人的人工智能水平,推進機器人與互聯網的融合,運用基于互聯網的云計算、大數據,增強機器人的認知和“思考”能力,可使“智能化”機器人能及時感知周圍環境而隨機應變,并“舉一反三”地自動掌握新動作,還可使智能化機器人通過網絡將某個機器人的“經驗”瞬時與其他機器人分享,加速自主學習和積累經驗的過程,迅速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線的要求。

隨著智能軟件的公開化和機器人卷入“云端化”浪潮,機器人可從“云端”直接獲取而不再需要自身內藏智能軟件,其結果可使機器人價格大幅下降,大大加快機器人技術的擴散與普及。

機器人的“智能化”與“網絡終端化”,可促使機器人技術向全產業進行全方位滲透,促進產業技術水平全面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從單品種大批量生產轉向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從“生產決定消費”型生產轉向“量體裁衣”型的個性化定制生產,從而進一步提高產業的附加值,更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競爭力的增強。

(五)支持防災救災、基礎設施建設與重建

據統計,世界范圍內發生的地震約有1/10發生在日本,其中里氏6級以上的地震大約有1/5發生在日本。作為地震多發國家,機器人可望為日本防災救災增添一支“生力軍”。

此外,日本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集中建設了大量公路、橋梁、隧道以及上下水道等社會基礎設施。許多設施已經或即將迎來翻新改造,但經費和人手不足成為基礎設施更新的主要障礙,開發和應用機器人可望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的現場省力化、作業自動化、應對中長期人手不足,提高基礎設施維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六)確保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可望帶給日本的經濟效益

日本銀行預計,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的舉辦,將可能在2014年至2020年間促進建設投資,給日本帶來25萬億至30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外國游客將達到3300萬人,可能引發導游、警備、運輸等的人手不足問題。為了迎接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多所大學和企業正在積極開發有助于及早發現行為可疑者的機器人,自動運轉的機器人出租車、向導和迎賓機器人,以及能在嘈雜場所進行多國語言翻譯的機器人等。日本政府和企業都期待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成為普及各種服務機器人的良機,使研究成果在此期間獲得應用后進一步向全社會推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