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署報告稱,中國企業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電力投資對該地區電力基礎設施發展正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通電率依然處于世界最低水平,累計有6.35億無電人口。當地的電力基礎設施發展需要更多的資金、技術、容量建設和重要投資。
國際能源署報告稱,中國企業在該地區參與建設的電力項目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擴大電力覆蓋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中國還是非洲地區主要的融資來源國。
截止目前,除了核電,中國企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參與建設的電力項目涵蓋各個領域,包括燃煤發電、太陽能發電、大型水電站等。與之相反,經合組織國家則避免對非洲大型水電站或燃煤發電的融資。
國際能源署表示,“非洲國家非常依賴中國對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這將有助于當地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據統計,2010-2015年,中國企業對該地區的投資總額近13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是通過公共借貸的方式。期間,中國作為總承包商參與建設的電力項目占區域新增電力項目總量的30%,總計超過200個。
根據在建的和已簽訂合同統計,2010-2020年,中國承包商將為該地區建設17吉瓦發電設施,相當于區域現有裝機容量的10%。
報告中還指出,盡管中國并不避開對燃煤電站的融資,但中國企業更專注于水電投資。事實上,2010-2020年期間,可再生能源占中國投資電力項目總量的56%,其中49%是水電。具體包括在埃塞俄比亞建設生物質能和垃圾發電站,在加蓬和贊比亞建水電大壩,以及在塞內加爾和南非建其他可再生能源項目。
整體而言,中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電力項目投資旨在進一步擴大該區域的電力覆蓋率。預計2010-2020年,得益于電網發電和發電量增加,該地區將減少1.2億無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