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機器人市場存在虛火 需警惕產業過熱隱患

時間:2016-07-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不過這一行業在國內顯得有些過于火熱了。

來自工信部的統計稱,有28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將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作為重點發展的行業,全國已建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則超過40個,并且已經呈現出高端產業低端化的趨勢。

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不過這一行業在國內顯得有些過于火熱了。

在7月6日舉行的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期間,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稱,國內機器人產業存在過熱隱患,并且已經呈現出高端產業低端化的趨勢。“目前國內的機器人企業發展處于風口浪尖,有市場需求以及金融機構助力的原因,也可能有盲目發展的虛火。”這位主管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政府官員表示。

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蟬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數據,去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量為6.6萬臺,同比增長16%,這一數字占到全球銷量的27.5%。

國內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讓機器人產業在最近幾年迅速成為熱詞,這從地方政府對于該行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有28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將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作為重點發展的行業。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建和在建的產業園超過40個,這一數字還不包括處于籌備中的園區。

王衛明稱,各地現在都很重視機器人產業,機器人企業無論體量大小都會成為政府的座上賓,并得到資金、土地等各類扶持政策的支持。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告訴記者,出現“機器人熱”是很正常的情況。“企業及市場對此熱衷沒有問題,但需要警惕地方政府對于機器人產業過分熱衷,各地需要首先衡量自身是否有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基礎。”曲道奎稱。

“越是在風口,大家越是要清醒。企業規模擴張固然重要,但是能力還是要跟上腳步,否則會摔倒。”王衛明提醒稱。來自工信部的統計顯示,國內有一定規模的機器人企業超過800家,但相當部分公司的主要業務僅為組裝和代加工。

今年4月,工信部發布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根據該《規劃》,2020年中國國產品牌的工業機器人年產量目標為10萬臺。

去年,國產品牌的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2.2萬臺,市場占有率為32.5%,首次突破三成。而在2013年,國產品牌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占有率僅為25%,其余的市場份額為發那科、ABB以及安川電機等外資機器人企業所斬獲。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對此解釋稱,這緣于國內機器人企業的技術水平提升,同時,國內機器人企業更多關注于金屬加工等一般行業。相對于工業機器人應用廣泛的汽車領域,這些行業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更為迫切。

在工業機器人供應商集團主席安德里亞斯·保爾看來,未來三年,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仍會呈現高速增長。到2018年,全球機器人的保有量將由目前的160萬臺增長至230萬臺。

按照中國機器人發展五年規劃所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將達到150以上。機器人密度是指每萬名工人配套使用工業機器人的數量,該指標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制造業水準。2014年,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只有36,而全球的平均值為68。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