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政府補貼是一把雙刃劍 LED企業如何把握尺度?

時間:2016-07-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對于照明行業來講,LED補貼顯然不是一個新鮮詞匯,我國政府自2009年開始補貼LED照明產業,中央財政已經連續6年對半導體照明行業進行各項補貼。

對于照明行業來講,LED補貼顯然不是一個新鮮詞匯,我國政府自2009年開始補貼LED照明產業,中央財政已經連續6年對半導體照明行業進行各項補貼。在補貼的支持下,LED行業尤其是LED芯片產業確實迎來了井噴式發展。2013年以來,中國LED產業迎來了政策春風,從國務院到地方政府都相繼出臺政策大力推廣LED,地方政府的號召和國家推廣的綠色照明項目都將LED照明產品提上了推廣計劃。

政府補貼為企業扮靚業績

LED企業的發展自然少不了政府補貼扶持,有研究表明,國內半導體及LED企業獲得政府補助金相當可觀,甚至有企業獲得政府補助金占其經常利潤近5成。

據不完全統計,LED照明行業“補貼一哥”三安光電自2010年到2015年,獲得各項補貼額度超30億元。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三安光電累計收到政府補貼達7億多元,占比2010年凈利潤的60%;2011年政府補貼18.29億元,凈利潤占比86%;2012年超過3億元的補貼占凈利潤60%;2013年補貼占比45.7%;2014年獲政府補貼總額約達12.8億元,補貼占凈利潤比仍在50%左右;2015年獲得政府補助金8900萬美元,占其經常利潤比例為28%。

1月6日,三安光電再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廈門市三安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收到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支付的專項投資支持資金15,000萬元。

6月30日,三安光電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三安光電有限公司收到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給予設備補貼款凈額20850萬元。至今,廈門三安光電有限公司53臺腔(4英寸單腔31片機型)設備補貼款60850萬元全部收到。

德豪潤達也是政府補貼的受益者之一。自2009年至今年上半年,德豪潤達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810.03萬元、26956.04萬元、31026.44萬元、22422.39萬元、23200.39萬元以及6443.08萬元,累計計入期末報表損益的政府補助高達110858.4萬元,同期累計實現的凈利潤卻僅為85652.26萬元,政府補貼比凈利潤足足高出2.5億元。

6月23日,德豪潤達子公司蚌埠三頤半導體有限公司收到產業扶持資金9000萬元。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該補貼屬于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貼,將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因此會對公司2016年度的盈利產生正面影響。

6月30日,華燦光電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浙江義烏工業園管理委員會《關于給予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發展補貼的批復》的文件,同意撥付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第二季度產業發展補貼資金5,000萬元。

7月1日,乾照光電公告稱收到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第七筆補助款共計3754.82萬元。

除了三安、德豪、華燦、乾照,勤上光電、鴻利光電、國星光電等企業都是補貼的受益者。可以說是政府的扶持與補貼的助力,使中國LED產業得以快速發展,也是補貼的“援助”使企業有能力購買高額的MOCVD設備,有資金發展自身的技術,做到“大者愈大”。

政府補貼是一把雙刃劍

所謂的補貼,是指一國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機構向本國的生產者或者出口經營者提供的資金或財政上優惠措施,包括現金補貼或者其他政策優惠待遇,使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比未享受補貼的同類產品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

對于政府機構給予LED企業補貼扶持,有人認為補貼有利于本土企業的成長,也有人認為政府不該過多干預市場經濟的發展。實際上政府補貼不管對于整個LED照明產業或者企業而言都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扶持產業及企業發展。事實上,近年來中國LED照明市場持續增長,每年以超過30%的增幅快速發展。進入2014年,傳統電光源產品全面后退,LED照明終端應用滲透率不斷提高;2015年由于全球經濟環境影響,LED照明行業增速開始放緩,產業進入全面轉型整合階段。

LED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引導產業發展,其中LED企業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多個地方政府都對企業采購給予了大量的資助和補貼,從而有效地加快行業整合。

但是從長遠來看,政府大力補貼扶持LED企業仍存在一定的弊端。美國曾就中國出口補貼問題向WTO提起訴訟,認為中國的高額補貼使中企獲得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干擾市場,對外貿易摩擦也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從另一方面來看,一部分企業對政府補貼產生極大的依賴,利用政府補貼來粉飾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

總而言之,政府補貼有利也有弊,這取決于企業如何把握尺度。利用得好,可以提升自身的創新及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產品內在價值,如果利用不當也可能會在LED行業整合的大潮中被淹沒。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