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本次會議主要議題之一是研究中國中長期高鐵線路規劃。經研究討論,會議原則通過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這標志著中國鐵路經濟時代將全面來臨。
中國高鐵路網中長期規劃示意圖(來源網絡)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已經達到12.1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1.9萬公里,占世界高鐵運營里程60%以上,是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國家。
盡管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我國高鐵在技術、運營里程等方面取得了快速發展,“高鐵”也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一張閃亮的”名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被譽為”最強高鐵推銷員”。但是,我國鐵路密度依舊低于發達國家,路網布局不夠完善,尤其是中西部鐵路發展不足,我國鐵路交通建設仍需要“升級”,特別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在去庫存、補短板、供給側改革中,建設鐵路網這一國民經濟大動脈,對穩增長、調結構、擴投資、擴大消費都有重要影響,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利當前、惠長遠重大舉措。
本次《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最大的亮點是明確提出我國將打造以沿海、京滬等“八縱”通道和陸橋、沿江等“八橫”通道為主干,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這意味著借力“八縱八橫”高鐵網,可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距離不再是問題,你可以隨時任性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規劃同時提出,擴大中西部路網覆蓋,優化東部網絡布局,形成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加快建設脫貧攻堅和國土開發鐵路。打通普速干線通道瓶頸、卡脖子路段,實現鐵路交通基本覆蓋縣級以上行政區,推進與周邊互聯互通;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同站規劃建設以鐵路客站為中心、銜接其他交通方式的綜合交通體,擴大集裝箱中心站、末端配送等貨物集散服務網絡,形成配套便捷、站城融合的現代化交通樞紐;培育壯大高鐵經濟新業態,促進沿線區域交流合作和資源優化配置,加速產業梯度轉移,帶動制造業和整個經濟轉型升級。
受此利好,城市軌道交通也將步入“快車道”。業內人士預計,至2020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7400公里,預計增加投資在1.84萬億元左右,預計到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實際新建里程有望達到5000公里,年復合增速有望超過20%;未來五年城市軌道交通的年均固定資產投資,預計較2015年增長76%。
可以預見,在國家政策及資本強勁拉動下,未來幾年我國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將形成“你追我趕”“只爭朝夕”的強大氣場,同時拉動鋼鐵、建材行業,助推二三產業轉型升級,冶金、機械、建筑、電子、計算機、精密儀器等上下游行業也將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