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工信部副部長馮飛:突破制造業困境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驅動

時間:2016-07-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現在要解決這兩大問題,根本出路還是于創新驅動。從全球來看,正面臨著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先生談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制造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爬坡的關鍵時期,用兩句話來概括制造業面臨的困境:一個是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現為行業的產能過剩;一個是有效供給不足,即供給對消費的適應性還不強,比如老百姓要去國外掃貨。

現在要解決這兩大問題,根本出路還是于創新驅動。從全球來看,正面臨著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先生談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面臨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在七八年前做經濟政策研究的時就已經在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掀起了一場討論:從全球歷史上來看,創新周期和經濟發展周期是逆向分布的,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恰恰是創新比較活躍的時期。

現在看全球遭受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是不是會發生全球性的產業革命?經過幾年的探索,共識越來越集中,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這個共識有兩個特點,第一是高滲透性,對行業是全產業鏈的滲透;第二是幾乎零邊際成本。

它意味著什么?

第一,帶來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前幾次工業革命,比如蒸汽機,電氣化所解放的是人的體力,這次是解放人的腦力。

第二,帶來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由大規模生產轉為規模化定制。

第三,資源配置方式的革命,你可以基于互聯網用到全球最優秀的創新資源和制造資源。

第四,帶來產業組織方式的變革,平臺經濟,企業的網絡化、扁平化成為新的趨勢。最后新的業態、新的產業形態開始出現,比如共享經濟,移動經濟。

中國的轉型帶有相當大的復雜性,在全球比如德國在講工業4.0,中國還處在2.0普及,3.0補課的階段,著說明中國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中國的工業化是一個高度壓縮的工業化的過程,我們用了幾十年走了其他國家上百年的路,因此在壓縮的過程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

面對這樣的多樣性,我們首先比較多關注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從現在的數據來看,高技術制造業在中國呈現加速發展的勢頭,但是在制造業當中的比例只占12%左右,主體還是傳統產業。

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要根據行業特點來進行。比如鋼鐵行業,既有產能過剩問題,也有整個行業轉型升級問題,智能制造在鋼鐵行業中的應用,也是非常有前景的。

再比如我們傳統的優勢產業——消費品行業,比如紡織服裝,我們也發現轉型升級的成功案例,比如個性化定制,根據人的不同體型、偏好,生產個性化的服裝,我們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和智能制造的結合已經找到了一些解決路徑,有了一些比較好的實踐,但這還沒有形成主流。我們想把這樣的路徑和實踐推廣到各個行業,讓它們能形成主流。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