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制造

時間:2016-06-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要澄清智能制造的若干概念,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制造,數字化≠智能化;由具有圖像識別或力傳感器的機器人和具有位移、振動、溫度傳感器的數控機床構成的系統才屬于智能制造范疇。

面對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我們堅持路要一步步踏踏實實地走。工業4.0和智能制造是愿景,開始走向現實,其核心是基于物聯網和無線通信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對企業來說是機遇,但千萬不能一窩蜂“大干快上”;制造業當前首要任務是加快工業2.0和工業3.0的進程,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從模仿和“山寨”圏子里跳出來,致力于創新,才能真正成為世界玩家;“不要在落后的工藝基礎上搞自動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礎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備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搞智能化”,欲速則不達,一味追求跨越是不可取的;目前企業差別很大,大多數需要認真補上工業2.0和3.0的課,認真理解工業4.0的精髓,不要急于求成。

智能制造的困擾是設備和裝置的失效,隨著使用時間推移,設備零部件會磨損,性能會衰退,最終導致故障和停機。

預測型智能制造通過掌握設備實際的“健康”狀態,不是在故障發生后去搶修,或過早地將可繼續用的部件進行不必要更換,從而降低維修費用和生產成本。

大數據分析是預測型制造的重要手段,通過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協同交互,可以借助數字化云端鏡像、進行仿真和優化,以此來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

要澄清智能制造的若干概念,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制造,數字化≠智能化;由具有圖像識別或力傳感器的機器人和具有位移、振動、溫度傳感器的數控機床構成的系統才屬于智能制造范疇。

互聯網+WiFi≠智能制造,它們是智能制造的基礎設施,是手段,但絕非智能制造的全部內容,離開物理的生產過程和實體設備,互聯網什么也不能生產出來。

自動化、數字化是智能制造基礎,但不等于智能制造,不能夠感知和思考,不會交互和通信,就算不上智能。

鑒于上述認識,對于我省實施智能制造我有幾點思考與建議:首先,做好頂層設計,完善相關領域標準及基礎,并加快寬帶網絡演進升級,推動下一代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物聯網、云計算融合發展,加強對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其次,擴寬資金渠道,促進核心技術研發及應用,充分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利用工業轉型升級專項、智能制造專項等現有資金渠道,加快核心關鍵信息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促進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工控系統等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依托相關聯盟,分行業打造試點示范工程,圍繞鋼鐵、石化、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開展智能制造優秀試點示范,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并培育發展一批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打造系統化、市場化、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制造體系。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