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半導體企業加強研發須與產業大環境相適應

時間:2016-06-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商臺積電,2015年的研發投入為655億元新臺幣,相當于20億美元。臺積電研發開支在去年的收入中占到了7.8%。

在中國半導體業中反復強調研發的重要性,似乎表面上并無異議。然而在先進制程的12英寸生產線企業中,由于研發費用計入成本列支,當企業的營收不高,毛利率在20-30%數量級,那怕僅扣除20%-25%的折舊費甪,再加上近10%-12%的運行成本,可以想象要承擔占營收7-8%的研發費用,是十分困難,這也是中國半導體業中的特殊性之一,CEO在決策時為保住企業實現盈利,經常被迫采用減少研發費用,或者減少投資,降低折舊費用的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研發的重要性,實際上它是用錢來獲取新的技術。研發的周期長,成功率不高,它與眼前企業要實現盈利是互相矛盾的,或者說產業利益與企業利益兩者有時會不一致。但是只有具長遠發展眼光的CEO才舍得研發投入,才可能縮小差距,甚至可能趕超對手,而且它是一個正的循環。反之,企業會越來越拉大差距,缺乏競爭力。長遠而言,缺乏研發投入的企業,最終一定被淘汰出局。

近期業界熱議華為的成功。反正如華為這樣成功的企業,從各方面去觀察,都有成功的印跡。2015年華為研發投入為596億元人民幣(92億美元),研發投入占到銷售額的15%左右。

研發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實際上在半導體業中這條規則也同樣適用,在頂級企業中它們的研發費用,無論是絕對值,或者是占營收比都居高位。如果相比中國半導體業,差距也十分顯著。盡管我們總聲言要加強創新,如果研發投入跟不上去,往往創新的實效也不會高。因此研發投入是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在現階段中國半導體業想加大研發的投入,可能暫時還沒好的方法,需要產業的進步相配合。

如英特爾2015年全年的財務報告顯示,全年營收554億美元,運營利潤140億美元,凈利潤114億美元。由此計算,全年利潤率也達到20.58%。英特爾2014年、2013年的利潤率也分別達到20.93%和18.22%。在研發投入方面,2014年英特爾投入115.37億美元,2015年英特爾用于芯片研發的總開支也達到121億美元位居行業第一,占了公司年銷售額的24%。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商臺積電,2015年的研發投入為655億元新臺幣,相當于20億美元。臺積電研發開支在去年的收入中占到了7.8%。

業界一定會好奇,為什么臺積電的研發費用占比僅7.8%,而英特爾,高通等都占25%。因為代工與IDM及Fabless的本質不同,它是邦助客戶代工硅片,從風險及代工數量等方面存有不確定性,從嚴格意義上它通常不會首先去開發最先進的制程技術,而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安排進程。按平均概念,研發費用占營收比,fabless最高達25%左右,IDM占15%-20%,而foundry在7%-10%。顯然它與營收的基數相關連,如臺積電的營收250億美元,而有的企業僅22億美元,兩者即便同樣的比例,絕對值差許多。

中國半導體業具特殊地位,如全球半導體業已趨成熟,而中國仍處在新興產業發展階段,兩者不能等同。

由于工業基礎薄弱,缺乏優秀人材等,總體上中國半導體業相比全球的先進地區落后許多。如今在新形勢下要努力趕上去,實現更高的IC國產化率,也是被逼迫的。但是從產業規律也不可能一蹴而成,需要踏實的苦干,逐步地縮小差距。現階段在研發方面的差距尤為明顯,如龍頭企業中芯國際自2011年起的5年間,公司累計投入R&D費用達到9.18億美元。

因為中國的半導體制造企業,尤其是12英寸生產線,由于投資巨大,折舊負擔太重,企業大多尚處在保生存階段,即便有長遠的發展規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研發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事,企業為了保持盈利而將研發線改造成生產線,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導致產品的研發周期拖長,嚴格意義上如同”殺雞取卵”一樣,肯定是得不償失。

因此加強研發,增加投入不是一句簡單的話,它要與產業的大環境相適應,所以中國半導體業加強研發,首先骨干企業一定要有信心及決心,另外從國家政策方面要加以積極扶植,否則會停留在形式上,實際的意義并不大。

今天中國半導體業與臺積電等處在幾乎完全相同的工藝路線中,臺積電有5000多位研發人員,因此從研發投入方面落后太多,加上研發人員數量太少,兩者之間的技術差距要縮小會很困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