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多平方米的紡絲車間內,紡絲卷繞機自動運行,卷繞機滿卷以后自動發出信號,自動落筒機通過軌道提前5分鐘到達卷繞機旁,接收絲錠,然后通過智能運輸車分批裝載,送至搖臂機器人處,搖臂機器人再將絲錠卸下,擺放在空絲車上……
這是位于晉江龍湖的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紡絲車間內的一幕,通過智能改造,百宏正在打造國內化纖產業全流程數字化自動化智能生產的樣板工廠。
建設數字化車間人均產值增五成
據了解,通過智能化改造,該車間原有的工人從64名減少到16名,“以一名工人年均5萬元的平均工資來說,可以節省240萬元。除了節省成本,引入機器人作業后,速度更快,還可以避免人工失誤造成的外觀損傷,降低產品的不良比率。”百宏聚纖品牌部經理陳阿斌告訴記者。
紡絲車間僅僅是百宏聚纖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的一部分,據介紹,百宏2015年1月投建的滌綸長絲熔體直紡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投資2.7億元,預計2018年5月建成,包括生產工藝仿真與優化系統、生產工藝數據自動采集與可視化系統、產品質量智能在線檢測系統、智能物流與倉儲系統等,建成后人均產值將增加49.3%,研發周期可縮短50%,產品不良率可降低66.7%,單位產品能耗降低20%,同時,高端定制化產品占比可提升到60%。
“目前,大部分項目已經完成50%,比如,包裝車間預計投入的13條紗錠包裝作業線已經投入8條。”陳阿斌稱。據了解,一條自動化包裝線比原來的半自動包裝線人工減少近九成,從原本的56人減少到6人,一年僅人工費就可節省250萬元,此外,包裝量也從原本的每天25噸提升到200噸。
用好惠企政策加速智能改造
智能化改造,百宏在國家、省、市及行業中都走在前列。年初,在省經信委公布的第二批10家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名單中,泉州市共有4家企業入選,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化纖數字化自動化智能生產工廠”項目便是其中之一。近日,百宏的“滌綸長絲熔體直紡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又進入2016年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的公示名單。
“我們在智能改造的進程中,有意識地會跟著國家、省、市的政策進行戰略規劃,在改造之前,先了解政策,爭取資金降低成本。”陳阿斌告訴記者。
據介紹,在百宏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關于13條紗錠包裝作業線自動化改造的投入產出分析中,就對省、市、縣三級發展智能制造的政策資助進行了分析。其中,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九條措施的通知》、泉州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數控一代”促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晉江市政府《關于制造企業生產線智能化改造試點實施方案》等政策中,都有對企業智能改造的獎勵。“政府資金補助,加上生產線自動化改造后節省的人工成本,13條紗錠包裝作業線自動化改造的投入,僅需要1年3個月就可以收回成本,企業智能化改造的步伐大大加快。”陳阿斌稱。
更多資訊請關注紡織機械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