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接連布局機器視覺,智能生活下一競技場熱鬧上演。繼上月亞馬遜、英特爾收購歐洲、俄羅斯頂級計算機視覺團隊后,機器視覺戰局再下一城:Facebook、谷歌攜手VisionLabs成功開發出通用的開源計算機視覺開發平臺。2015年12月7日,國外科技網站Venturebeat發布文章稱,人工智能在過去一年里有著強勁的發展,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多的益處。而未來,機器視覺將會是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機器視覺技術如今已成功應用到了工業機器人當中,并成為一項核心關鍵技術。無人機、自動駕駛、智能醫生、智能安防等應用領域不斷突破,全球互聯網和半導體巨頭紛紛布局,顯示出智能圖像處理將是下一個競技場,或許意味著機器視覺技術迎來黃金發展時期。
機器視覺增長迅速,我國增速最大。2015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約42億美元,增長10.5%。美國占比50%,日本緊隨其后。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15年市場規模達3.5億美元,增速為全球首位,約22.2%。2016-2020年中國制造將促使機器視覺維持20%的增長率,遠高于全球的8.4%平均水平。半導體、電子制造占機器視覺比重46.4%,汽車、制藥占比10.9%、9.7%。
機器視覺成為科學前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促進:首先,工業生產線上人眼在精準度、效率方面已不能滿足產業升級的要求,對于不可觀測物體、高精度產品,只能依靠機器視覺。人工成本上升、用工荒等原因也在倒逼機器人工業的發展。其次,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消費需求端對機器視覺技術要求更加苛刻,算法更加冗長多變,運用在工業生產線上的已有技術不能滿足。這個因素也是當今機器視覺的最大推力。最后,工業4.0、智能制造等政策環境將機器視覺注入國家戰略的核心部分。
機器視覺為工業機器人的避障與導航帶來福音。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勢必引起機器視覺新增長。我國正處于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拐點,市場潛力巨大,據IFR估計,中國市場對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占主導地位,2018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一的工業機器人安裝在中國,這必會引發機器視覺的廣泛應用。從數據中可看出,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遠小于其他國家,但一直保持增長的態勢(其他國家稍有下降或保持平穩)。從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率上看,我國是唯一保持高位的國家,其他國家皆有顯著下降,我國工業機器人未來市場極為廣闊。受益于工業機器人的增溫,機器視覺的發展在工業生產線上的應用將迎來新增長。
無人機、自動駕駛前景可觀,智能無人機超百億蛋糕等分割。機器視覺是無人機實現無人的首要解決問題。我國無人機技術“墻內花開墻外香”,大多銷至國外,國內市場并未大范圍開發。隨著我國智能生產的逐步推進,無人機“墻內香”指日可待,未來市場前景廣闊。易觀智庫認為智能無人機在未來幾年將保持超過50%的增長率,在2018年超過100億人民幣。另外,特斯拉、分時租賃為自動駕駛增加新人氣,機器視覺受益。近期采用自動駕駛系統裝置的特斯拉model3訂單超預期,國產化又被高層證實,定會引起國內相關產業鏈的蓬勃發展,機器視覺將是重要受益者。新能源汽車除傳統銷售模式之外,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也作為一個新模式成為市場熱點,很多企業都成立租賃公司做新能源汽車租賃的生意。而分時租賃的重要瓶頸是用戶不能隨時隨地停車用車,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無人駕駛的成熟。美國IHS汽車信息咨詢公司6月7日發表報告指出,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大幅高于兩年前的預估值(兩年前為1180萬量),中國將成為最大的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報告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擁有超過57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在接下來的10年中,銷量將以每年43%的速度持續增長。
達芬奇成為明星醫師,我國滲透力遠遠不足;醫用機器人高復合增長率,巨大市場待挖掘。目前美國達芬奇裝機量約2000臺,我國僅54臺,滲透率遠遠落后。據北京和睦家醫院表示,近年隨著達芬奇成本不斷下降,由首次引進的2500萬元下降至后來的1800萬元,市場需求持續升溫,自費患者占比已達85%。經測算,全球醫用機器人未來三年銷量復合增速約為55%,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在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0%、47%。可以看出,醫用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都具備著巨大的市場空間等待挖掘,機器視覺再添推力。
智能安防是我國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日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藍皮書:世界網絡安全發展報告2015-2016》中,工信部表示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全面鋪開,截至目前,中國的智慧城市試點已接近300個。機器視覺可以通過生物識別、智能事件分析、太赫茲技術三個方法實現智能監管,解放大量人力并大大提升效率,使大海撈針、透視眼成為可能。
國內廠商紛紛布局,勁拓股份主攻觸摸屏、新能源汽車;萬訊自控布局多類機器視覺產品;永創智能定增投資“智能制造生產線產業升級項目”,將智能工業機器人移至包裝設備工業生產線上;勝利精密年初合作設立蘇州凡目視覺有限公司,致力于視覺系統軟硬件自主研發;海康威視再度獲得國開發展基金增資,在視頻監控中有望突破;保千里本月將發布智能駕駛新產品;得潤電子著力ADAS自動駕駛;慈星股份收購蘇州鼎納,研發機器視覺控制器,下半年發布猴賽雷運動型娛樂機器人。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