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億!美的要約收購庫卡在德國審核通過!
“鐵娘子”走了,美的庫卡并購案來了。一時間,中德攜手導演的制造業“年中”大戲讓人驚呼“傻傻分不清”。
事情總是在窮途末路時峰回路轉、柳暗花明。6月14日,在中德兩國總理的見證下,中德兩國政府簽署了經貿、能源、第三方市場合作、創新、智能制造等10多個領域20多份合作文件,價值150億美元大單,“鐵娘子”“東游記”以此豐碩成果而圓滿落幕。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默克爾在其任內成功實現第九次訪華,其隨團成員、合作領域、簽約規模都堪稱歷史之最,代表著中德經濟發展不斷深化,正步入“高速路”,助力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完美對接,造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人民,在國際產能合作中實現中德制造業互補,實現互利共贏。
然而,中德“蜜月”下,依然有著“不能說的秘密”。
在6月12日至14日的訪華期間,默克爾強調了司法獨立、和外國企業參與中國市場競爭的重要性,施壓中方確保外國投資者公平競爭的機會,以及商業規則的“可靠和透明”。無論默克爾本人,還是隨行的20位德國企業首席執行官們,在“中國美的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公司”這件事上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驚人一致的“三緘其口”,頗有“曲高和寡”之意。
然而,就在默克爾前腳剛走,法新社、德國之聲等西方主流媒體就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有德媒報道,中國家電業巨頭美的集團16日正式公布了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Kuka)的報價,目標是持有其30%以上的股份,有效期至7月15日。美的向庫卡股東提出的收購股份的價格是每股115歐元——15日晚間,庫卡的股票交易價格在大約106歐元。
根據彭博新聞社稍后的報道,在美的公布收購報價之后,庫卡的股價一舉上揚了26%左右。中文財經資訊網站FX168的消息則稱,針對美的對庫卡公司的收購要約,庫卡管理團隊正在研究,將在兩周之內作出回復。
自從美的表現出收購意向開始,圍繞庫卡該不該被一家中國企業控制的爭議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一個是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一個是中國家電巨頭,庫卡與美的跨國收購博弈之路,并沒有隨默克爾成功訪華而偃旗息鼓。
管中窺豹,越演越烈的美的收購庫卡案只是中國企業“走出去”中的冰山一角。已經崛起的中國制造業,迫切希望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現制造產業“中西合璧”,讓中國“智”造走出國門、走向全球,實現轉型升級、合作共贏,作為工業革命發源地,工業4.0概念原產地的德國,與中國在機器人、汽車制造、自動化軟件等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
“走出去”并非一帆風順,背負多年“世界工廠”之名的中國制造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依舊遭遇“火焰山”的圍追堵截。盡管英國《金融時報》、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外媒紛紛將中國企業稱作“全球并購戰中的不速之客”,歐盟不少議員甚至“杞人憂天”的認為“美的-庫卡這類交易通過,德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將流入中國”。
傲慢與偏見總與危機相伴,西方制造業越是憂慮,越是凸顯中國制造業的影響力。默克爾訪華,恰恰說明德國不排斥在領先領域與中國加強合作。正如此,中德產業園在沈陽、在深圳,在中國廣袤的南北大地上不斷落戶,有效促進了現代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銜接,成為中德經濟合作新增長點。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13日的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座談會上表示,未來將繼續放寬市場準入,多措并舉,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大的投資機遇。
目前,德國的制造業水平基本已達到3.0的狀態,下一步要向智能化方向邁進;中國制造業有的達到3.0,但處2.0水平的還比較多。在中德產業對接過程中,德國有其技術優勢,中方在資本和人力資源上有優勢,還擁有規模巨大的市場。這些要素組合起來,不僅對中德制造業的升級有利,甚至對全球的制造業發展都會起到推動作用。
綜合來看,務實合作是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的趨勢,有國家政策“撐腰”,中國制造業只要持之以恒,越過“火焰山”,必能取得“真經”,共同奏響中德合作的“歡樂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