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譽為“現代機器人教父”的日本大坂大學教授石黑浩出席第三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作為一名狂熱于“造人”的機器人專家,石黑浩在接受中國機器人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在研究人形機器人過程中,對人本身有了更多了解;人類不斷推出新的技術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機器人的發展是無法阻擋,這是人類無法選擇的觀點,我們必須樂觀地看待這個問題。5年之內,很多人將用上機器人,機器人進入大家的生活并成為彼此的朋友。
石黑浩傾向于研發自主型真人機器人,多年來他先后發明了日本名人卡通故事演講者、服裝陳列機器人、兼具唱歌和導購功能的偶像歌手機器人、電影話劇人形機器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于2006年研制了與他自己模樣完全一樣的機器人,同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年度最佳發明。眼神交流、情感表達、語言溝通,是他發明人形機器人的特點。
石黑浩說,其實人也是被設定的。機器人和人的區別在于被設定了多少,機器人也是完整的人,并不是因為他被設定多少來定義他是不是人。舉例說,就像我們人類,即使他少了一個胳膊,那他仍然是一個人,并不會因為他少了一個胳膊而說他不是人。
人的大腦非常復雜,既然發明機器人要為人類所用,就應是人形的機器人,涉及到的一切都要以人為本,滿足人類的要求。能夠與人類交互,是石黑浩研制人形機器人的初衷。他表示,如果不能識別一個人的情感和意志,這個機器人就是半途而廢的產品。為了更好識別人的意志,才會想去研究這種人形機器人,這樣的機器人生產出來后,才能繼續研究如何使得機器人更接近于人。他說,人形機器人其實教會人類更好地認識自身,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就會有一個機器人社會,可以實現人機互動。
記者問到是否會因為機器人太像人而感到害怕時,石黑浩表示,“不擔心任何問題。我現在也有可能是一個機器人在和你講話,只要機器人和人類進行人類察覺不出來的互動,機器人并不可怕。反而是人類比較害怕,比如一百個人和一百個機器人在你面前,機器人可以設定程序讓他不做壞事,但是人的話沒有誰能控制他們不去做壞事。”他還表示,人和機器人談戀愛相比于人和人談戀愛并沒有不同,這就像很多人喜歡動漫一樣是一個道理。
建立所謂的機器人社會有沒有時間表?石黑浩表示,具體時間表并不知道,但看看現在每個人手上的智能手機,它已經成為一個形影不離的工具,這個現象以前大家肯定沒有想象過。相信5年之內,機器人會跟智能手機一樣,參與人類的點滴生活。人工智能的發展雖然是不可控的,但不管怎么樣,機器人總會有一個開關,如果它發展到你不喜歡的狀態,可以選擇關閉它,因此不用擔心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類。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