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工信委15日宣布,從今年起,連續5年每年統籌10億元(人民幣),扶持“江西制造”升級,實施“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改造等項目。今年早些時候,該省出臺優化發展環境“80條”,預計每年為企業減負500億元。
從2016年開始,江西在全省開展“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專項行動,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負擔、人工成本、社會保險費、企業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等。
為強化上述政策,江西官方決定加大對制造業的專項資金、融資服務等方面的幫扶力度。
江西省工信委主任胡世忠15日透露,“從今年起,連續5年,省財政資金每年將統籌安排10億元資金,專項用于扶持制造業升級發展。”
胡世忠表示,未來,江西計劃在全省重點建設10個智能制造集聚區、打造20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在重點領域實施‘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改造,強化人機智能交互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
江西省工信委官員章國勇認為,當前,江西省的智能制造水平還處在起步階段,與廣東、江蘇等發達省份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僅少量的企業能達到工業3.0,實現了生產自動化。大量的企業還處在以流水線生產為代表的工業2.0階段。“所以推進裝備制造業邁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將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我省推進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的主要工作。”
江西官方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1月-4月,該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160.3億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此外,今年1月-5月,江西全省工業用電量增長5.51%,位居全國第四。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