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風口下的水務時代 PPP模式“神”助攻

時間:2016-06-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市場普遍預計,我國“十三五”期間的污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資和運行費用)將達到13922億元。其中,2020年農村污水處理率預計將提高30%,未來5年村鎮污水處理市場潛在年均市場規模可達43億元(不含管網建設)。

2016看什么?有人說是資本,有人說是情懷。而對于環保產業來說,水處理最是吸晴。

國家政策控制下的剛性市場,主要表現為國家鼓勵推動水污染治理、推動節能減排實施、重視水資源循環利用、解決缺水地區飲水問題等政策引發的需求。這些需求將主要促進循環水市場、中小規模的工業污水處理市場迅速發展。

市場普遍預計,我國“十三五”期間的污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資和運行費用)將達到13922億元。其中,2020年農村污水處理率預計將提高30%,未來5年村鎮污水處理市場潛在年均市場規模可達43億元(不含管網建設)。

新三板成風口

更為利好的是,隨著污水深度處理的推廣以及對現有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需求的加大,高端污水處理設備的PE投資價值逐漸凸顯。

先來看一組數據:僅在新三板掛牌的326家環保企業中,涉及水處理業務的企業就已達54家,占比16.56%,涉及了原水生產和供應、自來水生產和供應、污水收集和處理、再生水生產以及水環境整治等眾多細分子行業。

從交易方式選擇來看,11家企業選擇做市交易,占比20.4%;43家企業選擇協議交易,占比79.6%,與新三板環保行業整體趨于一致。截至2016年5月10日,水處理行業54家掛牌企業中,已經流通股份的和產生交易的企業均為22家,占比40.7%。所有企業中股本不少于2000萬元的共有45家,占比83.3%。

事實上,水處理的如火如荼不止體現在新三板。據公開資料,截至2018年,全國污水處理量將達674億噸,供水量將攀升至724億噸,平均年增長率分別為8.7%和2.4%。財政部綜合信息平臺顯示,今年3月末污水處理、供水、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項目總數是1372個,約占項目總數的17.77%。相比1月份,污水處理項目新增647個,污水處理新增投資額達11557億元。

水務PPP駛上“快車道”

與水處理迅猛發展相映襯的是,近兩年,各地水務PPP項目紛紛快速上馬。

2015年各地推出項目近2000項、總投資超3萬億元的PPP項目,其中環保PPP項目比例較大。從項目構成來看,水務項目數量明顯高于固廢、土壤、大氣等項目,主要包括供水、再生水、污水處理等。

多位環保領域企業負責人指出,隨著“大氣十條”和“水十條”的出臺,和即將出臺的“土十條”等政策利好,以及較為穩定的投資收益,“十三五”時期,各界仍然看好環保領域的PPP項目。

水務項目成為一些企業業務轉型的開拓領域。2015年以來,一些行業外企業紛紛進軍環保行業,有的國企也因為業務轉型的需要借助資本的優勢競相涌入環保行業,誠如中國石化、中國鐵建、葛洲壩集團等都開始跨界布局環保市場。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2014年以后,水務PPP市場火爆的主要原因有幾個:政府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打破壟斷,放寬準入,充分釋放市場活力;財政部統籌推進PPP改革以后,對項目操作進行流程化、標準化設計,制定了明確的開發路線圖;不少地方在項目回報機制與政府預算銜接,在機制上保障了投資者合理合法回報。

這場婚姻如何走向持久?

無疑,“面對億萬級的水環境治理需求,僅靠財政的投入難以滿足需求,必須撬動社會資本,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實現水務領域產品服務在數量和質量上的雙提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孟春說。

財政部政府和社會合作中心副主任王寧表示,與傳統的政府投資行為相比,PPP項目從偏建設、偏工程轉向重績效、重服務從單一的項目延伸到綜合治理項目包。流域治理項目綜合業務強、河道整治、海綿城市建設、信息化建設等內容,恰好對接了PPP模式,給具備資本、技術、資源整合能力的眾多服務商提供了廣闊的商機。

但水務PPP模式并非簡單的合資模式,更像一樁婚姻,如果不做到多贏的結果,勢必將給PPP模式帶來巨大風險,雙方信用、規范操作、嚴格論證以及公平地位等都是這場婚姻中需要考量的核心要素。在總結水務PPP的失敗原因時,“商業利益、信任程度、行事方式等是關系成敗的深層次原因。”環保資深人士靳林明指出,很多表面上的原因都緣于這幾個深層次問題。

由此,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要提高水務項目吸引力,解決社會資本不愿意進的問題,對涉及公益性強、盈利能力弱,回報率低的水利設施的項目,可以通過政府的投資補助、財政補貼、價格機制等綜合措施解決項目盈利能力不足的問題,提高社會資本投資的預期收益。此外,要加強服務和監管,實現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機制,提高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質量。

更多資訊請關注供水環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