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實現高端化、差異化、精細化發展,加快向價值鏈高端邁進,是行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必然途徑。”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元一在2016中國(濮陽)石化產業精細化發展大會上表示,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和支柱性產業,但也面臨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深層次問題,因此調整結構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行業增長點勢在必行。
日前,以“精細化、高端化、綠色化”為主題的“2016中國(濮陽)石化產業精細化發展大會”在河南省濮陽市召開。本次大會就目前國內外石化產業精細化發展的熱點新技術、石化資源存量轉化和創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共濮陽市委書記何雄介紹,濮陽是國家特大型企業中原油田開發腹地、國家和省重點建設的石化基地、國家重要的天然氣儲備調度中心、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三化”融合鏈接示范區。濮陽一直堅持把石化產業作為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來抓。目前,全市擁有中原油田、中原天然氣、中原乙烯、中原大化、豐利石化等規模以上石化企業241家,形成了門類齊全、品種配套的化工產業體系。他表示,本次大會將強化濮陽市針對石化產業所采取的新舉措,為培育優勢企業、承接產業轉移、強化基礎支撐出謀劃策,推動當地石化產業向精細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作為國內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帶頭人,蹇錫高院士重點介紹了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應用研發進展,其創新研發成果能應用于航空航天、核能、武器裝備、艦船、高鐵、石油化工、汽車等高技術領域,其材料制備可運用于超級電容器電極。他表示,隨著新品種的不斷開發與優化,合成工藝及加工技術的穩步提高,有望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拓展應用領域,并為解決國防軍工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則針對“十三五”石化和化工行業發展中,低油價下石化行業供給側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建議。她認為,產業結構、產業布局、資源和環境、企業發展模式是我國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面臨的幾個重要課題。“十三五”石化和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則需要著力于去產能、補短板、降消耗、減排放、調布局、促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供給側改革的主要任務則需要解決過剩產能,如煉油、化肥、兩堿、電石、PVC、甲醇等,并向市場需求的行業轉型,發展清潔能源、提高低碳原料如天然氣、輕烴等的應用比例,發展高端專用樹脂和特殊功能的化工新材料、新型綠色專用化學品、高效肥料和低殘留農藥等。同時還需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實力,提升布局科學化和集約化水平,提升產業資本結構多元化程度和國際化。
據介紹,大會還達成了產、學、研的多項合作意向。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化工研究院分別代表“學”和“研”與濮陽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河南雷佰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藍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上海戊正工程有限公司和天津海躍工貿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產業界與濮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了合作協議。
更多資訊請關注石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