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技術成果“海洋監測浮標技術體系及在國家海洋監測網中的工程應用”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研究突破了海洋新型傳感器關鍵技術瓶頸,研制了波向、海面風場等多種新型傳感器。
“海洋監測浮標技術體系及在國家海洋監測網中的工程應用”研究成果構建了國家大浮標技術體系,引領了我國海洋監測浮標技術發展方向,全面支撐國家浮標網建設;開創了海洋動力環境浮標監測技術理論,奠定了我國海洋監測浮標研究、設計的理論基礎,使我國在此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突破海洋新型傳感器關鍵技術瓶頸,研制了波向、海面風場、總磷總氮、總有機碳、海面溢油新型傳感器,解決了上述參數現場準確測量的難題。
海洋監測浮標是一種海洋水文氣象參數綜合觀測系統,錨定于海上,定點、連續、自動監測海洋水文、氣象等幾十種參數,為我國海洋預報、災害預警、海洋開發、海洋維權提供海洋監測數據支撐。海洋監測浮標能夠在海上全天候長期、定點、連續、實時監測,在國家海洋監測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儀所近幾年研制的各種型號浮標上百套,其中裝備了國家海洋局“海洋資料浮標網”64套,裝備中國氣象局“海洋氣象網”31套,其他涉海單位26套,研制的浮標以可靠性高、監測參數多、技術先進等優勢,成為我國海洋監測體系的支柱,我國在位運行的大浮標100%由海儀所提供,支撐了我國海洋監測浮標網的業務化運行。同時,海儀所為國家涉海工程和科學研究研制了各種專業化浮標,如極地中心的北極海氣耦合監測浮標、北京奧運會的帆船賽場監測浮標、中海油的南海深水區油田監測浮標、中科院海洋所的近海環境研究監測浮標等,滿足了多元化、特殊化的海洋監測需求。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