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富士康 僅靠機器人救不了制造業

時間:2016-05-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用機器人替代工人,是富士康至少五年前的人力資源戰略,只不過近兩年來才從策劃走向落地。

近日,“富士康機器人取代人工,昆山工廠員工數減少6萬”的新聞傳出。網友評論有趣、有意味:“又有6萬人沒有社保了”,“大量工人失業,房貸、車貸用什么還,房價還能撐多久”,“你們聊,我去抓緊學習,做個操作機器人的工人吧”……

用機器人替代工人,是富士康至少五年前的人力資源戰略,只不過近兩年來才從策劃走向落地。近幾年來,各大人力資源市場經營者都清楚,富士康很少像以往幾年,大規模招聘一線普通員工。但對于技術型和管理型之類的專才,國內還是在繼續招兵買馬,從未間斷過,從而可以看出企業在人才甄選上的轉型。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才能滿足未來的發展需要,才能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人才需求轉向,國內培養人才的高校是否知道?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未來發展應該緊密結合起來。

機器人替代了員工,解決了企業人力成本的問題。對于制造業而言,產品質量和產能會相對穩定,從管理上會變得相對簡單——管理機器設備相較于管理人員變得簡單直接。對于今后的一線管理人員而言,會側重技術型而弱化現場管理技能。

人力資源的問題得到緩解解決了工資上漲和用工荒等關聯問題。對于制造業而言還有資金問題。制造業相對而言利潤薄,周期較長。所以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對于制造型企業的融資問題,謹慎中帶有嚴控。自籌資金的制造型私營企業主們在煎熬中匍匐前進,都不知道明天是否能站在市場的風口上涼爽一把,吹干一下身上的汗水。好不容易弄點資金回來,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在車間埋頭苦干幾個月,還不如把資金投放到一線房市或者金融產品上,來得快,來得干脆,來得輕松。被相關產業騷花經營之心的私營企業主們,又怎能平靜下來,踏踏實實做好制造業實體?

還有個困擾制造業企業主的問題是原材料和房租。原材料市場近幾年有下跌的利好,可是波動也大。有些原材料屬于典型的猴市,讓企業稍不留神便高位踏空,一干人馬幾個月的辛苦便在這上下波動中耗費掉。再說房租。至今房租沒有下降過,每年的價格漲幅和面積縮水,讓企業主們苦不堪言。很多制造業企業主感嘆,原來以為店鋪商家們在替房東打工,而今制造業生產企業又何嘗不是呢?工業區有不少空置廠房,但大多數比較歡迎固定資產較重的企業進來。因為房東也變得聰明機警了,總想抓住點什么東西在手里,謹防租客老板跑路還要幫他善后。這也可以理解。當然,機器人替代工人的企業,他們是歡迎進駐的。

實際上,有些企業的機器人,并不是企業自己的,而是租賃機器人制造商的,跟租賃自己的廠房一樣的商業模式。不同的是,兩者所支付的價格,一個按平方米計算,一個是按照產量或者有效工作時間等其他可測量的方式進行核算而已。這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受大家歡迎的商業模式——資源整合。有內行的人說,醫院其實早就用這種模式,各種檢測設備其實大多數是廠家的,擺在醫院運作,每檢測一個病人內部分成而已。

還有諸如水電社保稅收等一系列的費用,這幾十年來,從來就沒有平穩過,一路走高。誰都想增值,什么都想增值。就連稅收都是朝著這個方面改革。是實際上增值了,還是面額增大了?有待討論。通脹給制造型企業帶來的壓力好似脖子上纏繞的繩索,一圈又一圈。

2008年金融危機讓美國等發達國家收回不少海外制造企業。如今,制造業日益空心化的中國是否有必要采取相應的預警?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課題。由此,就涉及人才與工匠隊伍的建設問題。

畢竟,機器人首先是機器,還是要靠人操控。正如網友所言,“我去抓緊學習,做個操作機器人的工人吧。”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