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鋼鐵業去產能突破口在哪?

時間:2016-05-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貢獻了全球粗鋼產量增量的約80%。由于我國鋼鐵業規模過度擴張,企業集中度較低,導致行業惡性競爭不斷加劇,結構失衡矛盾愈發突出。

集中度低、產能嚴重過剩的陰影,困擾著我國鋼鐵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進程。新一輪重組應該是市場化的減量重組,在規模上實現“1+1<2”,但在競爭力上要做到“1+1>2”

當前,鋼鐵業化解產能過剩工作進入攻堅階段。在近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不少與會者呼吁推進新一輪兼并重組,以提升行業集中度,解決困擾鋼鐵業多年的結構失衡、惡性競爭等“老大難”問題。

數據顯示,4月份國內鋼鐵日均產量達到了歷史新高;2月以來,每周的高爐個數開工率和容積開工率呈現環比上升。今年以來一些鋼鐵產品的價格反彈,直接刺激了鋼鐵廠復產的浪潮,使得去產能形勢愈發嚴峻。

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貢獻了全球粗鋼產量增量的約80%。由于我國鋼鐵業規模過度擴張,企業集中度較低,導致行業惡性競爭不斷加劇,結構失衡矛盾愈發突出。“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鋼鐵行業前10家產業集中度達到60%;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不升反降,從2010年的48.6%降到了2015年的34.2%。

集中度低、產能嚴重過剩的陰影,困擾著我國鋼鐵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進程,成為鋼鐵業實現健康發展的一大障礙。一方面,鋼鐵業是很多地方的經濟支柱,“尾大不掉”,地方政府不得不對一些“僵尸企業”輸血以勉強維系生產,使得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失靈;另一方面,一旦去庫存效果階段性顯現,鋼價有所回升,很多已經停產的鋼廠就可能重新開足馬力生產,為新一輪產能過剩埋下隱患。如此一來,去產能往往是無功而返,行業整體陷入虧損的泥淖難以自拔。

因此,必須將兼并重組作為鋼鐵業去產能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鞏固化解產能過剩工作取得的成果,嚴防被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在行業困難的時候,兼并重組的阻力會更小,應該利用好難得的窗口期推進改革。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鋼鐵業產能嚴重過剩局面都難以發生根本性轉變,我國也不會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措施,這為解決行業集中度過低問題提供了機遇期。

從世界鋼鐵業去產能調結構的措施來看,無一例外都采用了整合、重組策略。如歐盟在第二輪達維尼翁計劃中達成一致,不對效率低下的企業提供補貼和中央財政支持;歐洲各國著力消除行業退出壁壘,推動生存下來的鋼廠兼并。通過重組出清“僵尸企業”,才能釋放出更多的資源,用于鋼鐵業技術進步、節能環保和轉型升級,提高我國鋼鐵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前些年開展的一些鋼鐵業兼并重組,帶有濃厚的行政命令色彩,一些整合限于省內資源,有些還是以虧損企業重組盈利的產能,因而不被市場看好。因此,即將展開的新一輪重組應該是市場化的減量重組,在規模上實現“1+1<2”,但在競爭力上要做到“1+1>2”。同時,應將兼并重組與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結合起來。

去產能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我國鋼鐵業的合理布局和健康發展。要按照中央“兼并重組改造一批”的要求,在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作出取舍,去產能工作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我國鋼鐵業才有希望走向新生。

更多資訊請關注冶金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