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山西破解“一煤獨大” 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

時間:2016-05-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山西省擬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投資建設電動轎車項目,重點建設太原年產5000輛電動城市客車、榆次年產3000輛電動客車和4.5億安時動力電池、高平年產3.6億安時動力電池、晉城年產8億安時鋰離子電池等項目。

為破解“一煤獨大”困局,有效化解煤炭產能過剩,山西省發揮能源資源優勢,狠抓轉型升級,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

2014年,山西省推出《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重大項目布局推進意見》?!兑庖姟访鞔_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汽車產能達到70萬輛,產銷量達到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能41萬輛,產銷量21萬輛,實現產值500億元。

2015年,山西省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及《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2016年行動計劃》。計劃到2020年,全省電動汽車生產能力達到12萬輛;全省電動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20萬輛以上,并拿出一億元對新能源汽車生產經營廠家進行獎勵。

為達此目標,山西省有關部門編制發展規劃,加大創新扶持力度,設立產業發展獎勵資金,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實施停車費減免、制定用能優惠政策,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推進產業協作發展,對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了科學布局。

山西省在電動汽車生產方面:以電動客車、轎車、專用車為發展方向,引進國內外優勢生產企業,協作突破關鍵技術,提高車輛生產能力;延伸電池、電機、電控等配套產業鏈,提升配套能力;依托電網公司等企業,建設全省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以城市公交、出租、市政、快遞、區間公務等領域用車為重點,創新商業模式,用好試點政策,擴大市場規模;依托宇航汽車、山西昊榮、華夏動力、高平唐一等優勢企業,打造太原、晉中、晉城電動汽車產業基地。

山西省擬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投資建設電動轎車項目,重點建設太原年產5000輛電動城市客車、榆次年產3000輛電動客車和4.5億安時動力電池、高平年產3.6億安時動力電池、晉城年產8億安時鋰離子電池等項目。

在甲醇汽車生產方面:以甲醇轎車、微型客車、甲醇發動機為發展方向,以城市出租車、私家車及甲醇加注站建設為重點,依托山西新能源汽車、北達發動機、成功汽車、成功淮海發動機等企業,做大產業規模,打造晉中、長治甲醇汽車產業基地。

重點建設榆次年產10萬輛甲醇汽車、10萬臺發動機、10萬臺變速箱,長治縣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長治市年產10萬臺甲醇發動機等項目。

在燃氣汽車生產方面:以燃氣重卡為發展方向,以創新煤層氣氣化和液化技術、加快燃氣加注站建設為重點,依托江鈴重汽、大運汽車、陜汽大同等企業,打造太原、運城、大同燃氣汽車產業基地。

重點建設太原2萬輛煤層氣重卡和8萬臺高端重卡發動機、運城10萬輛重卡、大同3.6萬輛重卡等項目。

為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山西成立了以省長李小鵬為組長,以省委常委、副省長付建華為副組長,涵蓋省政府秘書處、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廳、商務廳、國資委等26個廳局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領導組。隨后,制定并出臺了《山西省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的若干政策措施》,從14個方面加大推進發展力度。

發展電動汽打造煤-電-車產業鏈

電動汽車對于煤炭大省山西而言,具有非凡的戰略意義。

2014年,山西省累計原煤產量達97670萬噸,超過內蒙古,自2010年以來重奪國內第一產煤大省地位。截至2014年10月底,山西全省發電裝機容量達6015.61萬千瓦,在全國排第九位。山西現有外送電能力1930萬千瓦,核準在建和已獲“路條”的外送電通道1450萬千瓦,短期內外送電量增長有限。同時,省內電力消納能力不強,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占比不足一成。由于煤炭經濟下行,今年山西全社會用電量下降4.4%,發電機組負荷下降,盈利減少,壓力增大。

面對煤炭產能過剩、電力消納困難,山西省確立了立足煤電能源優勢,發揮汽車產業引領帶動作用,構建“煤—電—車”產業鏈的發展思路。

從產業鏈上游看,發展電動汽車產業,有利于消納山西過剩的煤炭、電力,從而實現通過電能替代有效轉化煤電能源優勢。對此,山西省經信委副巡視員樊文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披露:以公交領域為例,山西僅每年公交更新全部電動化,就可消納8200多萬度電量,節約燃油成本1.3億元。在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電動汽車都處于起步階段,這對于我們發展自己的汽車產業,是一個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

發展甲醇汽車打造煤-甲醇-車產業鏈

山西省對甲醇事業的重視和支持起于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期成立了“山西省甲醇汽車領導小組”;進入新世紀,山西省歷任省長都兼任省甲醇汽車領導小組組長。

2003至2005年,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立項清潔汽車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示范應用———“甲醇燃料汽車(M85~M100)示范工程”,山西省燃料甲醇與甲醇汽車領導組辦公室組織了大同云崗汽車公司、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實業有限公司與長治第一汽車運輸公司共55輛M85~M100高比例甲醇公交車進行示范運營并順利通過驗收。

課題結束后,長治一運的甲醇公交車一直在運營,后來又增加至70輛。從2008年開始,山西省對“在用車甲醇化改造”實施政策鼓勵。獎勵措施執行了3年,補貼標準是:大型公交車每輛補貼一萬元;小型車第一年改裝的補2000元/輛、第二和第三年改裝的補貼減半;此后不再補貼,完全市場化。3年下來,山西省境內共計改裝了16000輛,補貼總額2250萬元。2011至2015年,山西省三家“改裝”企業的改裝總數為126639輛。加上政策執行期中省境內外的改裝量,總計超過16萬輛。

據山西省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統計,僅山西省內的“改裝車”消耗的甲醇就達到28.7萬噸,相當于一個中大型甲醇企業的產能。甲醇燃料的消費,既支持了煤炭企業又支持了煤化工企業,一舉兩得。按改裝車的燃料替代比折算,山西省減少汽油的調進和消耗量超過16萬噸。除減少了長距離油品運輸產生的燃料消耗和排放之外,還增加了就業。綜合運行成本降低,社會整體效益得到提高。

在當前煤炭行業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下,適度增加甲醇燃料的消費、增加煤炭清潔利用的市場份額,既是山西乃至我國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與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要注重質量效益的要求相一致,已引起有關行業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