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大亞灣區獲悉,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現場發布了“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及“2016中國化工潛力園區10強”名單,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榜上入選“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這是大亞灣區2013年以來連續第四次入選。
大亞灣石化園區的原料產品項目一體化、物流信息傳輸一體化、公用工程環保一體化、安全消防應急一體化、管理服務金融一體化等5個“一體化”建設發展理念再次得到業界認可。
▲產業發展
去年實現工業生產總值821億
“化工園區的集群化發展優勢,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今后發展的一個戰略方向。”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會議上評出的“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是園區發展的突出典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內化工園區的發展趨勢,而大亞灣石化區則是其中的先進典型代表。
記者從大亞灣區獲悉,石化園區已開發面積約20平方公里,以煉油和乙烯為龍頭,重點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石化深加工產品、新材料和高端化工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區,著力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作為廣東省唯一入選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的化工園區,被列入國家重點發展的7個石化產業基地。2015年,石化區實現工業生產總值821億元。
園區有世界500強企業10家
“如今,大亞灣石化區的產業鏈基本形成。”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總投資41億美元的中海殼牌95萬噸/年乙烯和198億元的中海油惠煉一期1200萬噸/年煉油兩大龍頭項目分別于2006年、2009年建成投產,其中惠煉一期項目為國內單體最大的煉油項目。
大亞灣石化區以煉油、乙烯兩大龍頭項目為依托,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荷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翹楚進駐。目前,石化區已落戶項目共計78宗,總投資達1618億元。其中,石化項目49宗,投資額1330億元;公用工程項目29宗,投資額288億元,初步形成了碳二下游產業鏈、碳三下游產業鏈、碳四下游及煉化副產品、芳烴下游產業鏈以及精細化工專用化學品等五大產業集群。園區內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10家(全區共24家),共有投資項目31宗。
目前,該區聯合中海惠煉、中海殼牌及專業咨詢公司,對化工產品市場進行科學分析,對兩家企業的原材料進行優化,制定了大亞灣石化產業招商圖譜,推行產業鏈精準招商,接下來將著力發展以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為主的中下游產業,推動石化產業向高端化和上下游一體化發展。
▲環境保護
“減控補”實現綠色健康發展
記者從5月11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簡稱“園區委”)四屆一次成員大會獲悉,經會議選舉,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擔任第四屆園區委主任委員,廣東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劉小軍擔任常務副主任委員。
“園區委的成員單位均為全國重點地區的重點園區代表,是帶動行業整體水平提升的中堅力量,發揮著引領和示范作用。”李壽生說。
事實上,近年來,大亞灣區按照上述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推進“控、減、補”治理措施,實現石化區經濟增長與環境改善雙贏。
大亞灣區有關統計數據表明,今年第一季度,大亞灣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10,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8%,其中空氣質量優良天數83天,空氣質量在惠州市區5個站點名列前茅。石化區大氣特征因子滿足國家相關環境標準要求,飲用水源和近岸海域水質達標率100%,石化區地下水、入海河流和石化區排污口附近海域的水質均滿足功能區要求,水質保持良好。
加強污染源頭控制、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強化環保規劃引領、開展石化園區后評價工作,這是大亞灣石化區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幾道“利劍”。據介紹,該區實行環評審批正負面清單管理和差別化環保準入指標,嚴格執行“三個限批”(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實行限批)和“三個一律不批”(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的項目一律不批、不符合相關規范和功能區劃要求的項目一律不批、不符合節能減排環保標準和總量要求的項目一律不批),從源頭控制污染,嚴守環保安全紅線。該區還在全市創新編制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和《治水規劃》,強化生態環境的底線約束和綠色引領;科學評價石化園區項目運行后對陸、海域環境造成的影響,提出改進措施,為促進生態工業園區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強園區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京化學工業園區
●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淄博齊魯化學工業區
●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
●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
●揚州化學工業園區
●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波大榭開發區
●泉港石化工業園區
●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漢化學工業區
●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
●遼陽芳烴及精細化工產業化基地
●中國石油化工(欽州)產業園
●濟寧市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
更多資訊,請關注石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