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起華中數控2015年報信息
華中數控(全稱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早前披露的2015年年報正面臨信息披露真實性的拷問。
華中數控2015年年度報告于今年2月23日發布。被質疑的表述位于年報第14頁“報告期業務發展情況”的第2部分即“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里,年報原話是:“目前,華中數控已為格力電器集團珠海工廠及武漢工廠等提供了數百臺桁架式機器人,裝備于家電生產線,使用效果良好,大大節省人工。”
對于華中數控年報中的說法,面對問詢,5月6日,格力集團回復稱,格力在2014年曾采購過一批華中數控的控制器等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僅占整機成本的30%左右。2015年沒有購買過任何此類產品。
記者向華中數控公司相關負責人的求證,亦明確了這一點:格力集團從未向華中數控采購過桁架式機器人,其采購的僅為桁架式機器人的部件。而且2015年全年,格力并未買過華中數控的任何此類設備。這顯然與華中數控的年報中表述的內容相去甚遠。
“桁架式機器人與組成桁架式機器人的一部分,完全是兩個概念。”一位不愿具名人士直言。
“機器人本體是格力自己生產的”
所謂的桁架式機器人也叫做直角坐標機器人和龍門式機器人。工業應用中,它能夠搬運物體、操作工具,以完成各種作業。
華中數控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黃彤軍介紹,格力大約600臺或800臺左右的桁架式機器人,其控制系統、伺服驅動、伺服電機等成套產品全是由華中數控提供的。
華中數控下屬子公司華數機器人的管理層也有大概一致的表述,只是其稱數量是600臺左右。
換句話說,格力的很多桁架式機器人的軟件,以及伺服電機由華中數控提供。
但是,除此之外,桁架式機器人的本體結構是機體結構和機械傳動系統,也是機器人的支承基礎和執行機構。這些作為桁架式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華中數控提供的嗎?
“機器人本體是格力自己生產的。”黃彤軍和華中數控子公司華數機器人的管理層這樣說。
黃彤軍介紹,機器人本體估計是桁架、導軌等由格力生產的,但整個電控部分全部是華中數控提供的,包括控制器、伺服驅動器和電機等。
從格力集團相關人士求證得知,格力桁架式機器人前期是用的華中數控的控制系統和伺服電機,但并非采購的機器人,而且2015年并未從華中數控采購任何的桁架式機器人等設備。
關于那句“華中數控為格力提供數百臺桁架式機器人”的說法,記者通過多方溝通,以及從格力集團,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
可以肯定的是,華中數控為格力提供的不是“數百臺桁架式機器人”,而是“數百套部件”。
“這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
不過,黃彤軍稱,公司為格力提供上述產品的時間,在兩三年前格力剛開始做此自動化生產線時,而對格力方面的求證也印證了上述那樁生意并非2015年發生。而是在更早以前,“這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2015年格力并未從華中數控購買過任何關于桁架式機器人以及部件。”另外一位格力內部人士說。
黃彤軍稱,其為格力提供的控制系統、伺服驅動、伺服電機等成套產品占整個桁架機器人成本的60-70%。但這仍無法與提供整個機器人設備劃等號。
按照格力方面的說法,這部分成本比重并沒有這么高,實際是占整個桁架機器人30%的成本。
工業機器人主要由機械本體、精密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驅動器和電機五大核心部件組成。從整個機器人行業的普遍情況來看,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裝備,產業鏈則是核心零部件及配件、本體、系統集成、應用等四個環節,在四個環節里的每個環節都有著大批企業分羹,目前中國機器人企業很少有形成產業鏈一體化的企業,多都是專攻一個環節。
統計數據顯示,在工業機器人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減速器,占比33%-38%,伺服系統占比20%-25%,控制器占比10%-15%。
不愿具名人士對記者強調,真實情況下的“數百套桁架式機器人軟件以及部件”,與年報中所說的“數百臺桁架式機器人”相比,顯然是“兩個概念”。
華中數控澄清:公司為格力配套機器人控制系統
5月9日早間,華中數控針對媒體報道《格力否認從華中數控購買機器人華中數控2015年報涉虛假陳述》中,有關公司與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等相關事項進行說明。
公告稱,2012年以來,公司子公司深圳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與格力公司展開了業務合作,主要是為格力的桁架式機器人配套控制系統(包括運動控制器、伺服驅動器和伺服電機),配套數量累計約600臺左右。2015年年報中所披露的“目前,華中數控已為格力電器集團珠海工廠及武漢工廠等提供了數百臺桁架式機器人”的表述確實存在不準確之處。準確的表述應為:“2012年以來,華中數控已為格力電器集團珠海工廠及武漢工廠等提供了數百臺桁架式機器人的控制系統配套”。
2012至2015年,公司與格力公司歷年確認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97萬元、851.14萬元、731.27萬元、73.88萬元,以上歷年累計為1,695萬元。其中,2013年,格力公司為公司營業收入前五名客戶之一。公司歷年年報的財務數據沒有夸大與格力公司的業務往來。
2015年報披露與格力公司的合作情況的原因
公告稱,公司在華中8型數控系統技術平臺上,開發了華數機器人控制系統成套產品,并與格力公司的機器人形成批量配套應用,這對公司的轉型升級及機器人業務板塊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公司在2015年年報中披露目前與格力公司的合作情況,本意是希望向廣大投資者說明公司機器人板塊業務的總體進展,即:到目前為止,公司機器人控制技術已取得了重要進展,得到了以格力為代表的著名企業的批量應用驗證。公司2015年年報表述的疏漏,沒有故意誤導投資者的意圖。此外,格力公司批量應用國產機器人控制系統,對我國機器人行業提升核心競爭力,也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度,公司機器人板塊業務收入為3,390.45萬元,較2014年的1,679.18萬元增長了101.91%。此外,由于合同執行周期的原因,機器人板塊的部分銷售合同尚未在2015年度確認銷售收入。特別是在東莞某企業的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一次性應用180臺華中8型數控系統和72臺華數機器人,實現“三國(國產裝備與機器人,國產控制系統,國產軟件)、五化、一核心”,成為我國智能制造的樣板工廠。
公告還披露,2016年5月3日,公司與武漢臨空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武漢智能控制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框架協議》,擬共同投資設立武漢智能控制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研究院”)。研究院主要是圍繞新能源汽車的三大重點發展方向: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研究院注冊資本3.5億元,武漢臨空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現金出資1.5億元。公司以知識產權、實物資產和現金出資2億元。其中,公司以在智能控制和伺服驅動方面的專利、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作價1.5億元,作為公司對研究院的出資。這也表明了公司所掌握的核心技術,具有重要市場價值。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