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系統自動采集千萬條實時信息,通過云數據分析管控平臺,實現自動調整生產節拍、工藝,整個制造將變得更加‘聰明’,產品也將更加優良。”在“慈興”新一代智能制造車間,公司負責人胡先根聲音洪亮,“軸承制造車間數字化改造提升試點項目是寧波軸承行業首個智能化成套裝備試點專項。目前,機器人只是承擔了部分重活,真正集約型的智能化無人生產線將在年內投入使用。”
“十三五”開局之年,以“慈興”等為代表的慈溪制造企業踏上“中國質造”和“互聯網+”風火輪,勇闖“智造”新空間。“慈興”除新開發智能紡機和工業機器人外,還向全球毛衫市場推出了毛衫私人定制平臺;寧波大數據云計算基地在慈溪揭牌;“卓力”打造智能熨斗,以10倍于同類產品價格進軍國內高端市場……
瞄準長三角南翼互聯網工業先行區和“中國質造”標桿區,慈溪市上下正在奮力向“智造”新高地攀登。據了解,今年慈溪計劃改造生產流水線超過60條,數字裝備應用率近50%,到年底初步形成服務機器人產業基地;在數控化程度高的企業中,實現全工藝流程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管控,并計劃評選出6個自動化示范車間,建成1個數字化車間。
推動智造升級的同時,慈溪大力扶持機器人產業,將部分機器人企業列入重大新興產業項目,前3年全額退稅,后3年半額退稅,對采購機器人設備的企業給予采購額5%至6%的補貼。目前,40余家裝備制造企業先后進軍機器人產業,去年產值近50億元。在慈溪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慈興軸承、中大力德、江宸自動化、宏志機器人等領頭企業加緊建設產、學、研、用、資數據庫,既有整機又有核心零部件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初具規模。
一季度“慈溪智造”逆風飛揚,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逾12%,新產品產值率同比增長近50%。慈溪市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起,慈溪將啟動實施七大工程,大步向工業智造強市挺進,以工業強基和智能制造投資為方向,到2020年末累計完成工業投資2200億元以上,實施重大工業投資項目300個以上。